《水仙·賦水仙花》詠水仙詩鑒賞
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厲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風香。
紛敷翠羽帔,溫靘白玉相。
黃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
弱植愧蘭蓀,高操摧冰霜。
湘君謝遺褋, 漢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腸。
徒知慕佳冶,詎識懷貞剛?
凄涼 《柏舟》誓,惻愴《終風》章。
卓哉有遺烈,千載不可忘。
這首五言古詩是理學家朱熹賦物詠志之作,通過詠贊水仙花稱頌剛貞不俗的節操。
首二句寫了數九隆冬,百花凋殘,寒梅獨放的自然環境。“厲孤芳”的“厲”字,為奮勉努力之意。形容孤芳獨秀的江梅只是勉強而開。極言冬嚴花稀,為水仙出現做好環境鋪襯。三、四兩句緊承上文說:“天氣如此嚴寒,為何茅屋草舍之中尚有春之香氣”? 詩用問句,以示驚異;“春風香”三字極妙,未及見花,先聞其香,且為嚴冬帶來春意。以上四句,寫水仙花在嚴冬季節放射著春天的芳香,顯得珍奇可貴。
下四句,寫水仙花俊俏容色。“紛敷翠羽”,形容葉;“白玉相”,形容花瓣;“黃冠”,形容花蕊;淡裝,總括花貌。詩以擬人手法,把水仙花比作俏麗美人。看,她披著翡翠羽毛的綠色披風,白玉般的面容多么溫靜! 高高的黃色小帽戴在她的頭頂,好一副凌波仙子的淡雅裝束!以花喻人,以人喻花,是詠花詩的慣用技法,而此詩翠帔、黃冠、玉顏、仙裝之比,不只精思巧喻令人叫絕,而且有極深的審美意義。
以下四句為詠贊水仙的高尚節操。“弱植”句,說水仙的本莖稍比蘭花、蓀草柔弱,這是美中不足。但加一“愧”字,便反弱為強,使水仙又增謙恭美德,可見詩人用心良苦。“高操”句,直接盛贊水仙勝似冰霜的高潔操守。緊接著,詩人又以兩個典故反襯水仙的高操貞節。詩說,水仙決不作湘夫人那種送衣傳情之事;也羞于像漢水女郎那樣,解佩贈珠以媚人。這兩件事均為愛情故事,本無可厚非。但朱熹是衛道者,以為不合封建道德。且此詩又旨在言剛貞自守之志,故有此句。
以上十二句為一段,純然賦水仙花。
以下八句為第二段,由花及人,寫由水仙引起的世情之慨。詩人感嘆道:世俗人情,偏重情欲。因其欲火如焚,故多好色而不好德,只知艷羨妖冶佳麗,豈能顧念貞剛節操!不信余言,請看《詩經》:《伯舟》詩中,凄涼烈女,誓不變心;《終風》之章,莊公雖暴,而莊姜賢良。這些古之美女,貞潔無比,剛烈無雙。她們是不朽的典范,令人千載難忘。在一番頌古非今的感慨議論中揭示了全篇主旨。詩中強調潔身自守,貞剛自定,不以色媚人的道德情操,不只為閨閣規范,也應是須眉立世之箴言。
此詩為哲人之作。雖是借題發揮,以花論理,但卻生動形象,毫無枯淡乏味之感。詩人具體描繪了水仙花的姿容秀色和高尚品格,感慨議論也銜接自然,詠花與言理緊密結合,確是一首富有哲理趣味的詠花杰作。
上一篇:楊萬里《千葉水仙花(并序)》詠水仙詩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賀新郎賦水仙》詠水仙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