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夸紅槿》詠木槿詩鑒賞
徐凝
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計半年紅。
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
紅槿,即紅色的木槿花。這首《夸紅槿》詩,是一曲紅槿的頌歌。“誰道槿花生感促”詩的第一句,詩人開門見山力排眾議,對人們認為槿花一生短促的偏見發出了直接了當的質問,顯示出詩人獨具的慧眼和不同俗論的勇氣。“可憐相計半年紅”是詩人駁斥“感促”論者的最有說服力的論據。是啊,在半年的時光里,人們都可以看到那可愛的紅槿花,看到她那火紅的生命。如此長久的花期怎能說是“生感促”呢? 當然,槿花朝開暮落,瞬息間而變,是“生感促”的,但從日日新角度看,花期又是很長的。
詩的一、二句是從紅槿花期長的特點來贊美她那旺盛的生命力的。有觀點,有事實,頗有說服力。“生感促”和“半年紅”相對,看似詞語平常,實際卻十分工巧,含有不容置辯的力量。
“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詩人以桃李花為例,通過反襯,進一步贊美紅槿的可愛與不凡。那桃李盡管開得芬芳、妍麗,“灼灼其華”,然而一夜風吹,便紛紛隕落,千枝之上竟所剩無幾了。
如果說詩中的一、二句是直接寫紅槿的,那么,三、四句則是間接地寫紅槿。詩人把紅槿與桃李做類比,通過比較,孰優孰劣,自然涇渭分明。全詩緊緊圍繞一個“夸”字,然而并不漫無邊際,而是集中于一點,即紅槿花期長的特點來夸贊,贊揚紅槿旺盛的生命力,不懼風雨的頑強精神。
“詩言志”,可以說每首詩都是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的。但思想感情往往因立意的不同而有高下之分。同是寫槿花,唐朝詩人楊衡是這樣寫的:“自用金錢買槿栽,二年方始一花開。憐紅未許家人見,胡蝶爭知早到來。”詩里表達了詩人對槿花的喜愛之情,寫得也較有情趣。徐凝的這首詩卻寫得蘊蓄雋永,通過夸紅槿而贊美人們那種頑強進取,不畏艱難的品德。而對于人們那種好炫耀,經不得一點風雨的軟弱性,則給予有力地批判。從這點來看,徐詩要比楊詩含義深刻得多。(楊詩又作戎昱詩。)
上一篇:楊凌《閣前雙槿》詠木槿詩賞析
下一篇:李紳《朱槿花》詠木槿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