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木槿花》詠木槿詩鑒賞
李商隱
風(fēng)露凄凄秋景繁,可憐榮落任朝昏。
未央宮里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
古人寫詠花詩,除了描摹她的姿態(tài)與色彩,主要還是寫花的品格,借物喻人,托物抒情。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木槿花》七絕,就是把木槿花比作中國古代的不幸宮女,讀后令人凄然!
木槿花盛開于春天,花期較長,可爭榮斗艷至初秋。不過入秋的木槿,已有憔悴之狀。可是詩人偏偏從秋天落筆,不寫木槿的爭艷而寫它的凋落,這正是借題發(fā)揮,抒發(fā)詩人心中的積憤。李商隱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但在“牛李黨爭”的政治舞臺上,他遭到排擠,還背上了忘恩負(fù)義的惡名。原來,李商隱青年時為牛黨人物令狐楚所賞識,與其子令狐绹為友,關(guān)系甚為密切。后來,李商隱娶了李黨人物王茂元的女兒為妻,這就受到令狐綯一派牛黨人物的排擠,在仕途上一再受到打擊,直至憂憤而逝。“可憐榮落任朝昏,”想來也寄托了詩人自己的憤世之情。
詩的后兩句,詩人寄同情于“三千宮女”,既難保持紅顏久長,更難保持皇帝的恩寵,她們的命運,只能是“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這首詩的旨意與元稹的名篇《行宮》相同,但李商隱不敢直指唐朝天子,而用西漢“未央宮”來借古諷今。后人詠木槿花喻人的詩篇,還有僧紹隆的“朝開暮落關(guān)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又如東方朔的“木槿夕死朝榮,士亦不長貧也”,都是詠木槿而另有所指的。
上一篇:李商隱《朱槿花二首(之一)》詠木槿詩賞析
下一篇:崔道融《槿花》詠木槿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