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閣前雙槿》詠木槿詩鑒賞
楊凌
群玉開雙槿,丹榮對絳紗。
含煙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爭辭蕊,迎朝斗發花。
非關后桃李,為欲繼年華。
木槿,一名“朝菌”,一名“朝開夜落花”。花中最賤者。然古稱“舜華”,其名最遠。此花人多植之為藩籬,故古詩中多有“槿籬”、“籬槿”之名。
閣前雙槿,花團錦簇。一樹丹榮,一樹絳紗,相對相向,爭奇斗艷。晨霧夕煙之中,觀之若火,宿露新雨之后,酷似舒霞。李商隱《朱槿花》云:“蓮后紅何患,梅先白莫夸。才飛建章火,又落赤霞城。”亦用火、霞繪槿花之色,與楊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前四句總寫閣前雙槿之美色。“群玉”二字甚妙,一個“疑”字,一個“怪”字,更給人以恍在目前之感。
槿花有白、紅、紫、藍諸色,但她的迷人之處并不在她的顏色。詩作以一半的篇幅描寫槿花的美艷可愛,用意全在鋪墊。“向晚爭辭蕊,迎朝斗發花。”芬榮瞬息,朝開暮落,這才是槿花的特征之所在。如若僅僅因槿花之不久而嘆人生之短暫,則落入窠臼,屬意平平。這里詩人一反“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李白《詠槿》)的悲吟,翻空出奇,賦予槿花以強大的生命力。楊凌另有《木槿》詩云:“綠樹才扶疏,紅姿相照灼。不學桃李花,亂向春風落。”槿花雖不見夕,但一日一新,有日新之美而無宿花之陳。春風桃李卻只能是一年一度。徐凝《夸紅槿》詩云:“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繼半年紅。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宋人楊萬里《道旁槿籬》詩云:“夾道疏籬錦作堆,朝開暮落復朝開。……占破半年猶道少,何曾一日不芳來?花中卻是渠長命,換舊添新底用催?”。正是化用了楊凌“非關后桃李,為欲繼年華”的詩義,可視為楊詩的最佳注腳,兩相參看,詩義自明。
前四句寫槿花的形貌之美,已是可愛;后四句寫槿花的品格之高,更是可敬。她不僅具有美麗的姿色,更具有朝開暮落、暮落朝開、永繼年華、生生不息的美好品質。真可謂文質彬彬,花中君子! 我們不難發現,這閣前的雙槿已注入了詩人的情感色彩,成為詩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象征。
上一篇:劉詵《白木槿》詠木槿詩賞析
下一篇:徐凝《夸紅槿》詠木槿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