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花·己亥雜詩詠旋復花》詠金錢花詩鑒賞
黃遵憲
墻外垂楊盡別家,平分水竹頗爭差。
萬花爛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復花。
近代著名詩人、外交家、維新志士黃遵憲,于戊戌變法失敗之后,被清廷解除職務,遞解還鄉。他于鄉居期間,憶及生平往事,追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也寫下自傳性大型組詩《己亥雜詩》,本詩即為其中的一首,副題為選者所加。
對變法的失敗,黃遵憲頗覺痛心。在《己亥雜詩》之前所作《感事》詩中寫道:“五洲變法都流血,先累維新案盡翻?!钡K于罪臣身份,不便倡言疾呼,于是在《己亥雜詩》中多用皮里陽秋的筆法,寄寓言外之意。他摹仿龔自珍拓修羽陵山館時所寫的詠花詩,也在整治人境廬時寫下幾首詠花之作,但有意強調其中并無寄托:“天下英雄聊種菜,山中高士愛鋤瓜。無心我卻如方嫩,偶爾栽花偶看花?!狈N菜,引劉備為免曹操猜忌,親自領人種菜之事;鋤瓜,引秦東平侯召平于秦亡之后,在長安城東隱居栽瓜之事。這兩個典故中的主人公,都是暫行韜晦,黃遵憲卻明白表示,他不敢追比前賢,栽花看花都別無他意,不過是偶爾為之而已。但越是這樣表白,越是令人不能不認真地琢磨詩中的隱義。
本詩便寓有深意,絕非隨口詠花?!皦ν獯箺畋M別家,平分水竹頗爭差。”意謂墻外的楊樹盡屬其他人家,與水塘竹林互相爭勝。“萬花爛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復花?!币庵^為與墻外的幽雅環境相稱,自己要在院內廣植花木,以便來年足以和鄰居比美,而在各種花木之中,第一個要栽種的便是旋復花。
詩人何以對旋復花如此厚愛?是因為這種花格外艷麗嗎?事實并非如此。旋復花不過是一種與菊花相近的小花,蘇頌《圖經本草》描繪其性狀云:“葉如柳,莖細,六月開花如菊花,小銅錢大,深黃色。”其得名在于“花緣繁茂,圓而復下,故曰旋復。”(寇宗奭《本草衍義》)。此花又有夏菊、滴滴金、金錢花等別名。前人吟詠此花,多從其狀似金錢下筆,如羅隱《金錢花》云:“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劚將。”黃遵憲并非貪圖富貴之人,也無心諷刺逐利之徒,他厚愛于這種小花,顯然別有寄托。
在鄉居期間,黃遵憲還曾連用藥名、花名、蟲名、鳥名,撰寫了一副對聯“藥是當歸,花宜旋復;蟲還無恙,鳥莫奈何?!睂ⅰ爱敋w”與“旋復”對看,作者的深心才稍稍可解。其上聯隱含之義是說:變法失敗了,我被解職放歸,自是無話可說;但自信總會有復出的一天,再次推進改革事業。其下聯則是說,雖然暫時受到迫害,壯志依然未改,且不要說希望已無,變法終有成功的時日。從聯語可以看出,作者抉擇“旋復”這種花名,是從其名稱著眼,含“旋即回復”的渴盼,即堅信變法維新事業即使一時受挫,必能再次復興。
本詩提出“第一安排旋復花”,自然也包含著與聯語同樣的用意。詩人企求的并非此花的艷麗,而是看上了“旋復”這一名稱。不在花形似金錢上下筆,而就花的名稱落墨,在詠寫旋復花的詩章中,確可謂別出心裁。詩人的才情固令人佩服,他的救國心愿和堅強信念更加令人贊嘆。詩人哪里是“偶爾栽花偶看花”,而是借花抒懷,寄寓著志士的雄心。
非但如此,本詩還寓含著面向世界的開放意識。詩人之所以著意于“第一安排旋復花”,是為了“百花爛漫他年事”;而整治自家花圃,是為了與鄰里爭勝。要知道,“墻外垂楊盡別家”,乃至“平分水竹頗爭差,”自然風光幾乎盡被別家占盡,這怎能不激起詩人的競強之心? 其隱含之義是說,他之所以追求變法維新事業的成功,是為了趕上西方列強,為祖國在地球上爭一席立足之地。詩人是時代的先覺者,曾歷任出使日本、美國、英國、新加坡的外交官員,對各國的先進制度、先進思想、先進事物廣有接觸,也清楚地了解大清帝國的落后狀況,樹立了“中國必變從西法”(《己亥雜詩》之四十七詩后自注)的信念。正因如此,歸國后才在湖南積極推行新政,在上海積極主張辦報,成為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在變法運動失敗之后,他最傷感的也是祖國富強更為艱難,在《感事》詩中慨嘆:“忍言赤縣神州禍,更覺黃人捧日難。”明乎此,也就不難理解他何以有那么強烈的與鄰爭勝之心,何以會那么急切執著地渴念“旋復”,以至要“第一安排旋復花”了。這種突破自家宅院的眼力與心胸,豈不比簡單地關心國事更加難能可貴?莫看本詩僅短短的四句,品讀起來實在余味無窮。
上一篇:沈沖彥《金錢花》詠金錢花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