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壓力像彈簧
被壓力壓垮的人不計其數,真的是壓力太大嗎?其實不然,是壓力帶來的恐懼讓人難以承受。適當的壓力可以成為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可如果壓力過大,人就會感到焦慮與恐懼。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生活中的焦慮與恐懼多半來自于各種層面的壓力。
一位教授舉起一杯水問所有學生:“你們知道這杯水有多重嗎?”
學生們爭相恐后地給出答案,有人說20克,有人說50克,還有人說100克、500克。
教授笑了笑說:“你們可以自己試一試,一開始舉起杯子時并不會覺得這杯水有多重,但時間一長就會感覺越來越重了。想想看,如果你只舉起一分鐘,那么,即使杯子重500克也沒有關系??扇绻闩e著它1個小時,即使是20克的杯子也會讓你的手臂酸痛。如果舉著它一天,只怕我就要給你們叫救護車了。同一個杯子,舉起的時間越長,它就會變得越重。所以,如果我們總是將壓力扛在肩上,不知道放下,那么壓力就會像這只被舉著的水杯。面對壓力,我們要懂得舉起然后放下,時不時休息一下,下一次才能繼續舉起它?!?/p>
適當的休息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再小的事情也將變成巨大的壓力,將人壓垮,難以找回當初的動力。
學生有學生的壓力,上班族有上班族的壓力,不少白領在假期過后會患上“周一恐懼與焦慮癥”,正是源于工作壓力過大。
小真大學畢業后,成功地找到了一份在廣告公司做策劃的工作。她很有拼勁,做事雷厲風行,很快就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幾個月之后大家都說,只要她繼續努力,肯定能很快轉正。
幾個月后終于轉正了,小真卻感到工作有些吃力了。剛來時大家用新人的要求對待她,所以較為寬容,她只是覺得累,并不覺得壓力有多大,但如今,上司和同事都希望她能做出好的策劃方案來,嚴要求狠批評,她感受到的就再也不是夸贊,而是肩膀上沉重的壓力了。
工作一年后,小真的不少同學因為參加工作時間早,紛紛開始升職加薪,有的還結婚生孩子了,這給小真造成了更大的壓力。而她整天忙于工作,勤勤懇懇做策劃卻還總是拿不出好的方案,這令她越發焦慮。漸漸地,她有了逃避工作的傾向,每天上班就盯著手表等下班,每次周末就玩得昏天黑地。一到周一,她的心情就非常煩躁,遲遲不肯出門坐地鐵,在地鐵上還心慌氣短。勉強到了公司,她也打不起精神,有時候肚子痛,有時候連飯也吃不下,這都是壓力過大造成的。
那么,如何才能緩解工作壓力,讓人保持活力呢?
首先,做好工作規劃。這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宏觀的職業規劃,一個是具體的短期工作規劃。職業規劃能讓我們明白積累經驗的重要性,不盲目、不冒進,能夠有耐心地等待晉升或跳槽的機會;具體的短期工作規劃能幫助我們明確每天的工作要點,不至于焦慮。
每次周末放假之前,可以花上十幾分鐘,做一個簡單的下周工作安排表,尤其是對周一的工作制訂詳細的計劃,但需要注意的是,別將這一天的工作安排得太滿。有了計劃和心理準備,周一工作時你就不會焦慮了。
其次,周末不要太放縱自己,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周末玩通宵,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周一時自然很難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我們可以在周末時去健身、爬山、與朋友聚餐,但切忌日夜顛倒,只要保持身體健康,那么,不管假期有多長,再上班時也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壓力。
第三,工作日要保證睡眠充足,并擠出時間來做放松活動。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學會自我放松,每天在開始工作前先舒適地坐在椅子上,進行數十次的深呼吸,抬高腳尖然后放松,讓全身都松弛下來。中午時可以按按頸部和頭部,捏捏大腿,或者下樓散會兒步,都能起到減緩壓力的作用。
啟示
壓力是相對的,沒有壓力就沒有了動力。有了壓力,人才知道自己是落后的,會因為害怕落后而盡力縮短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沒有壓力,長期安于現狀,人就容易變得庸碌無能,一旦遭受打擊就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
有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它。
當我們感覺到有壓力時,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壓力從何而來,才有可能找到化解壓力的辦法,讓它怎么來怎么去。同時,要學會處理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當壓力過大時,如果產生了對抗情緒,應當學會忽略來自四面八方的指責,做好該做的,想想你的工作目標和人生理想。
此外,在平時要多培養些興趣愛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勞逸結合,你會發現生活仍然是快樂而輕松的,如此一來,當你繼續工作或學習時就又能提起干勁了。
上一篇:危情時刻:救命的自我暗示
下一篇: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