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鍥而不舍地努力
明朝末年,有位窮秀才,名叫談遷,他立志博覽群書,編撰一部真實可靠的明朝信史。從公元1621年開始,談遷長年背著行李,四處奔波,尋訪典籍資料,很多書他無力購買,只好借過來逐字抄寫,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就這樣經年累月,談遷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再經過考證取舍,他開始著手編寫《國榷》,五年之后完成了初稿。后來,他繼續尋訪資料,對《國榷》進行修訂,經過27年的不懈努力,談遷撰成了百卷巨著《國榷》。
天有不測風云,在公元1647年8月的一個夜晚,一個盜賊潛入談遷的家里,見談遷家里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就把《國榷》手稿偷走了。
這時候,談遷已經53歲了。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談遷不禁老淚縱橫:“唉,我已經老了,力衰體弱,我還能怎么辦呢?”
但是,談遷并未就此沉淪,他迅速地從打擊中挺立起來:“我的一雙手還在,一定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談遷重新踏上了尋訪典籍,搜集資料的路程。又經4年努力,終于第二次完成《國榷》的初稿。這一年,談遷57歲。初稿完成之后是漫漫的修訂之路。
1653年,談遷有機會進北京為人作書記,結識了幾位著名的藏書家。經過兩年半的辛勤查訪,他又搜集到了大量寶貴的資料。返鄉之時,談遷在金錢方面一無所獲,只收獲了許多歷史資料。他喜不自禁,說道:“我這次北游京城,收獲不少啊!收獲不少啊!”
談遷30多年鍥而不舍的努力沒有白費,編撰了《國榷》108卷,共500萬字。是一部研究明朝歷史的人必讀的經典巨著。談遷30余年殫精竭慮、不辭辛勞,表現了一個學問家的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忘我的干勁。雖然飽嘗艱辛,最終仍一貧如洗,但是,他收獲的是一部幾百萬字的巨著。
當人們為《國榷》叫好時,是否懂得了談遷的那番苦心?梅花香自苦寒來,有志求學者,應當效仿談遷。
上一篇:要學會善待別人
下一篇:詹天佑保持健康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