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校園暴力,該怎么辦
生活中,我們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只要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也不只是學習,還要與老師、同學打交道,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處理好,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在孩子遇到的眾多問題中,近幾年來最受關注的就是校園暴力。
小芳、小麗和娟娟原本是好朋友。有一天,小芳在娟娟面前無意中說了小麗的幾個缺點,從此,小麗就不理小芳了,然后還事事針對小芳。看著只顧和娟娟說笑的小麗,小芳很難過。更嚴重的是,小麗居然還讓一個她在社會上的哥哥帶人找小芳的麻煩,有次還打了小芳,小芳不知如何是好。
這里,小芳就是遭到了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形式有很多,從辱罵、扇耳光、拳打腳踢,到被迫下跪……近幾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的事件出現,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不少家長的心中也產生了困擾:如果我的孩子成了受害者,我應該怎么辦?是教育孩子做個“忍者”,還是要讓孩子以暴制暴?
教育心理學家發現,容易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缺乏自信,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這種性格的形成一般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有些父母總是不斷批評孩子的缺點而忽視孩子的長處,子女缺少來自他人的欣賞與肯定,長此以往,十分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而校園暴力的施暴方則常常表現出心理失衡的特點,究其根源,同樣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以得到父母的認可,同時,如果孩子長時間生活在家庭暴力中,也很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方。
事實上,如果父母一直重視家庭教育,給孩子一個有利于健康成長的環境,從小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就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而孩子一旦遭遇校園暴力,家長也不要著急,首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其次要接受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有時候孩子所遭遇的困難恰巧是父母走進孩子內心的契機,而在溝通過程中,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存在心理問題,也不要礙于面子不愿承認,應當及時請專業人士進行疏導,以免錯過最佳解決時機。
另外,我們也要告訴孩子一些遭遇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采取迂回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有勇有謀地保護自己。爭取找機會求救。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當自己和對方的力量懸殊時,要認識到自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理智和有策略的談話或借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
(5)遇到自己和對方力量相距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使用警示性的語言來擊退對方。但要避免使用恐嚇性的言語,以免激發攔截者的逆反心理。
(6)告訴孩子如果遭遇校園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情況,不要在忍氣吞聲中一個人默默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7)如果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等情況,需要及時與專業人士交流,從心理層面給予幫助。
(8)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穩定孩子的情緒,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時家長要抽出時間多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9)知道孩子遭遇校園暴力之后第一時間和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實情況,并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孩子。
預防和應對校園暴力,家長該怎么做?
1.重視與老師、學校的溝通與聯系
不少家長忽視與班主任老師的溝通與交流,又很少去觀察學校周圍情況,因而對孩子上學期間的安全情況缺乏了解。家長可以找機會與孩子同學聊聊天,了解孩子學校是否有校園暴力現象。
2.以預防為主
家長平時可以結合一些常見的校園暴力現象來引導孩子,進行預防教育。
在預防教育中,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分辨事情的對與錯,曲與直,不能誘導孩子為了不受欺負而以暴制暴。當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孩子平時有心理準備,遇事能從容處理。
3.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家長自己先要管理好情緒
在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家長容易出現激動情緒,甚至不理智的行為。
這時建議家長自己先要平靜下來,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孩子學校的安全情況?是否對孩子做過如何自我保護的教育?是否曾引導孩子分辨校園暴力的嚴肅后果等。如果是理性的家長,在通過一番分析之后,會根據已有的現實情況,在與打人孩子溝通,通過班主任、學校協調解決,還是通過法律途徑等選擇中間得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4.不要盲目指責打人孩子及其父母
如果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傷害,一定要及時收集相關人證和物證等關鍵證據。然后,再去找當事孩子了解情況。一般說來,打人孩子或是其家長,面對證據不敢推脫責任,即便是訴諸法律也有理有據。切莫光顧著指責班主任和校方引發對方反感,導致他們不愿意配合與協助解決問題。
5.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決問題的方式
孩子暴力傷害他人,并不是單一現象,與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密切聯系。提醒部分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負別的同學的現象,一定要認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暴力現象?有的孩子是否會因在家里被打而為了發泄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轉而去傷害其他無辜同學?
上一篇:婚姻是影響你一生的“投資”
下一篇:盡早讓孩子明白,我的責任我來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