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談是友好交往的基礎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有時需要在相對正規的場合與人交談,這不同于和幾個熟人或鄰居閑聊或“神侃”。交談是在一定場合研究問題、交換意見或達成某種協議的談判,交談雙方是平等的。交談時不僅講究談話的技巧、藝術,更講究談話的禮儀。如何與人交談,表明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受教育程度。職業不同、身份不同的人,在談吐上各有其特點,但從禮儀上來說,應該盡量避免言語粗淺,盡可能做到文明禮貌,通過交談充分展示自己美好的風度。
(1)交談時要誠懇,不可漫不經心
與人交談時要謙虛、誠懇,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不輕易插話打斷對方,眼睛盡可能注視對方。如果需要插話,要先講“對不起,打斷您一下,請您把剛才談的內容再重復一下好嗎?我沒聽明白。”在對方談話時不可心不在焉,精神不振,或做其他事情。比如,有的人一邊聽對方談話,一邊修指甲,會使對方感覺受到了輕視;有的人聽對方談話時喜歡閉上眼睛,似聽非聽,還會冷不丁地打斷別人的談話提出問題,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使對方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別人談話時,和身邊的人小聲議論,說悄悄話,這些都是對談話人不尊重、不禮貌的表現。
與人交談時應該尊重對方,讓對方把話講完,切不可表現出不耐煩,讓人覺得不受重視,甚至感覺受到冒犯。
(2)交談時說話要有條理
談話要講究方法,盡可能語言流暢、口齒清楚,談的問題中心突出,簡潔明了,邏輯性強,能夠讓對方聽明白。有些人不太注意這方面的要求,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甚至語無倫次,顛三倒四,使聽的人不得要領,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人不懂得“言不妄發,發自當理”的道理。如果別人聽不明白,他就無法理解和回答你的問題。所以,在談話之前,一定要把需談的內容想清楚。
(3)交談時最忌炫耀自己
有的人有意無意利用交際場合炫耀和顯示自己,表現為談起話來沒完沒了,不給別人開口的機會,談話時處處顯示自己多知多懂、學識淵博,自吹自擂,信口雌黃,高談闊論,旁若無人,話語中時時流露出為了抬高自己而故意貶低別人的意思。當別人不同意他的某些觀點或一些說法時,他就用尖酸刻薄的語言反唇相譏,不給別人留一點情面。其實,這樣的人是比較淺薄、無知的,也不會受人歡迎。培根說過:“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愚蠢之人所艷羨的,諂佞之人所奉承的,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語言的奴隸。”這樣的交談往往會不歡而散。因此,應該極力避免在交談時炫耀自己。
(4)交談時避免冷落別人
在多人交談時,注意照顧到每一個人,不冷落別人,是必要的禮節。
交談時要以誠懇為前提,通過親切、樸實的語言和文雅的舉止,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諧、平等的人際關系,從而有助于合作的成功。
在生活中要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必須經常與他人相互交流。而要做到相互理解,除了相互幫助、相互諒解之外,得體、恰當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爭吵甚至發生在平素關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之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的人說話不講藝術,使對方產生誤解,以致造成彼此間的隔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交談時應該注意些什么,才能表現得比較得體呢?
①要注意對方的年齡
對年長的人,最好謙虛些,當然,尊敬是最基本的要求。年長的人往往經驗豐富得多。與其談話,切不可嘲笑其“老生常談”、“老掉牙”,而是應該持尊重的態度,即使自己不認為對方的觀點,正確也要注意聆聽,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對于年長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問他們的年齡,因為有些人往往很忌諱這一點,會使他們感到難堪和頹喪。所以,在與年長的人談話時,不必提到他的年齡,只需去稱贊他所干的事情,這樣你的話一定會溫暖他的心,使他感到自己還年輕,還很有活力。
對于年齡相仿的人,態度可以稍微隨便些,但也應該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遜,傷人自尊。在與同自己年齡相仿的異性說話時,要尤其注意,不可亂開玩笑、態度曖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對于年紀較小的人,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應該保持慎重、老成的態度。有些年紀較小的人,思想可能太冒進,或知識經驗不足,所以與他們談話時,注意不要對其隨聲附和。但也不要同他們進行辯論,不要執意堅持自己的意見。只需讓他們知道,你希望他們對你有適當的尊敬,希望他們對你保持適當的態度和禮儀。千萬不要夸夸其談,賣弄經驗,在自己的知識范圍外信口開河。否則,一旦被他們發覺,就會降低對你的信任與尊重。
②要注意對方的地位
有些人和地位高的人談話時,常有一種自卑感,從而變得木訥口鈍,思維遲緩。而有些人卻往往走到相反的極端,即對地位高的人高聲快語,顯得粗魯無禮。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與地位高的人談話,應采取尊敬的態度。一則對方的地位高于你;二則對方的能力、知識、經驗、智慧也往往比你強,應該向對方表示敬意。需要注意的是,與地位高的人談話時,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思想,不要做“應聲蟲”,使對方認為你唯唯諾諾,沒有主見。要以對方的話為主題,傾聽時不要插話,而是應該全神貫注。對方讓你講話時,要盡量不離題,態度輕松自然、坦白明朗,回答問題要適當。
與地位較低的人談話時,不要趾高氣揚,而是應該和藹可親,莊重有禮,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同對方談話。不要以教訓的口氣滔滔不絕地指責對方,要對其在工作中的成績加以肯定和贊美,但也不要顯得過于親密。
③要注意對方的性別特征
交談雙方的性別不同,交談方式亦會有很大不同。同性之間的談話可以隨便些,而和異性交談時,談話時就應加以注意。當然,這并不是指要處處設防,步步為營,但起碼要承認并尊重“男女有別”。比如,一位女同事,身材肥胖,在對待她時千萬不能“胖子,胖子”地亂叫;但如果換成一位男同事,叫他幾聲“胖子”他可能絲毫不會介意。再比如,新來的同事是個大齡未婚女士,即便你是為了關心她起見,也不能直接問她:“××,你多大了?”
女性與男性講話,態度要莊重大方,溫和端莊,切不可搔首弄姿,過于輕浮。男性在女性面前,往往喜歡夸夸其談,談自己的冒險經歷,談自己的事業及自己的好惡,更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聽者感到驚奇與欽佩,這時,女性可以當一個傾聽者。但是,如果對方令你感覺難以忍受,那么可以巧妙地打斷他的話或干脆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對不起,我還有事。”
④要注意對方的語言習慣
我國地域廣闊,方言、習俗各異。一個規模較大的單位,不可能只由本地人組成,一定還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事,所以在交談時要特別注意這點。不同的地方,語言習慣不同,你自己認為很合適的語言,在有的同事聽來,可能會覺得很刺耳,甚至認為你是在侮辱他。
小齊來自西北某地,小秦是北京人。一次,兩人在業余時間閑聊,聊得正起勁,小齊看見小秦頭發有點兒長了,就隨口說了一句:“你頭上毛長了,該理一理了。”不料小秦聽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長了呢!”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毫無疑問,問題就出在小齊的一個“毛”字上。小齊那個地方的人都管頭發叫“頭毛”,小齊剛來北京時間不長,說話時還帶著方言,因此把“毛”不自覺地說了出來。北京人卻把“毛”看作是一種侮辱性的罵人的話,無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
比如,北方稱老年男子叫老先生,但在南方某些地方的人聽來,就會以為是侮辱他;有些地方的人稱朋友的母親為老太婆,是一種尊稱,而在其他一些地方,稱朋友的母親為老太婆簡直就是在罵人了。可見,各地的風俗不同,說話時的忌諱各異。所以,在與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必須留心對方的“忌諱”之言。否則一不留心,“忌諱”之言脫口而出,最易傷害彼此間的感情。即使對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諱,覺得情有可原,但你還是冒犯了他,這對雙方的友誼是不會有好處的,因此應該特別留心。
⑤要注意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關系
與人交談時,倘若對方不是相知很深的朋友,你也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那么,對方會是什么反應呢?如果你說的話屬于你的私生活,對方會愿意聽么?如果彼此關系較淺,交情不深,你與之深談,會顯得你沒有修養;如果你說的話是關于對方的,而你不是他的諍友,雖然忠言逆耳,但會顯得你冒昧。
因此,要同他人友好相處,談話時就必須注意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關系。對關系不深的人,大可海闊天空地閑聊胡侃;對于個人的私事則不談為好,但這并不等于對任何事都要遮遮掩掩,只說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如果是交情匪淺的朋友,則可以深入地交流思想,促膝談心,替對方出出主意,排憂解難,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團結與友誼。
上一篇:主動擔當責任,秉持埋頭實干的精神
下一篇:今天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