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光持身節儉
斛律光(515—572),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出身將門,斛律金之子。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齊名將。初任都督,善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后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陽王。
斛(hu)律光年輕時就投身軍隊,以武藝知名,17歲被高歡提為都督,后為高澄親信都督,不久為征虜將軍,累升衛將軍。
斛律光戰無不勝,名聲遠揚,頗具威望。他身為將軍,本是高官厚祿,但他在生活上卻始終注意節儉,從不鋪張浪費。有一些朋友覺得他的家太舊了,勸他修建一所新的房子,他也只是笑著拒絕了。
斛律光反對修建新房子,也不買新的地產和貴重物品,對于他的節省,家人都很支持。但是斛律光穿的衣服,不僅質量一般,而且數量也少,所以他的夫人對此很有意見。嘆著氣對他說:“你如果再不買新衣服,還穿著這么破舊的衣服,別人不僅笑話你,還要笑話我不會照顧丈夫的。”斛律光聽后,只是一笑說:“我身居高位,名聲在外,已然是皇恩浩蕩了,現在這樣,我們應該滿足了,不要在意人家怎么說。”
夫人聽后,也只好無奈地不說話了。過了些日子,夫人還是為斛律光做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當她送給丈夫時,斛律光卻說:“夫人,大丈夫怎么能像女兒家一樣愛打扮呢。我是軍人,不太適合穿這種衣服。我的衣服只要保暖遮羞,不破不臟就可以了,這衣服還是送給需要的人穿吧!”
斛律光嚴于律己。帶兵上前線時,如果部隊安營扎寨不完畢,他就不會走進自己的軍帳。如果兩軍交戰,他必身先士卒,沖殺在前。在處理朝政時,他謹慎、務實,事必躬親。平日生活十分儉樸,遠聲色、杜饋贈,罕見賓客。
北周名將韋孝寬屢與斛律光交戰皆不能獲勝,他知道高緯昏庸,又聽說斛律光與祖埏等權臣有隙,便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謠言,編成兒歌,在鄴城歌唱,歌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謠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
由于斛律光為人正直清廉,而且又身居高位。因此也遭到了朝廷中一些小人的嫉恨。當時,朝中有一個叫祖埏的人,這個人品質低下,阿諛奉承而且善弄權術,以前常常在齊帝高緯面前說斛律光的壞話。斛律光非常厭惡他,曾經大聲地斥責過祖埏。祖埏早就對斛律光恨之入骨,因此他向齊帝誣告說:“斛律光打了勝仗后就爭名聲,拉攏軍隊是為日后奪皇位做準備。”
昏庸的齊帝高緯聽了,立刻下令處斬斛律光,并抄沒他的家產。祖埏帶領人馬捉回斛律光并親自監斬,殺了他,隨后派大臣邢祖信率兵去抄斛律光的家,并叮囑說:“要抄細,抄出萬貫家產以證明斛律光的虛偽。”
半天過后,邢祖信回來報告說抄家完畢。祖埏命他詳細匯報抄到的東西。邢祖信望了望滿朝文武大臣,說:“斛律光將軍全部值錢的家產如下:弓15張,箭百枝,刀7口,棗木杖20束,以及朝廷賞賜的槊2根。”這20根棗木杖是斛律光生前不許仆人與外人打架的家法,有打架者,用此棗樹枝抽打一百下。
祖埏灰溜溜地逃走了,在場正直的人無不為斛律光的節儉清廉和冤死而落淚……
妙語點睛
斛律光驍勇善戰,在與北周近20年的爭戰中,多次指揮作戰,均獲勝利。他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他戎馬一生,累立戰功,是北齊的元勛,雖然在朝廷內爭中含冤死去,但是在死后,他留下的20根棗木杖也為其贏得了清廉的美名。
警世良言
民奢示之以儉,民儉示之以禮。
——桓寬·《鹽鐵論·救匱》
上一篇:徐霞客游歷三十年著書
下一篇:晏子清心寡欲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