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不如著手彌補
一天,哈佛大學一位非常有名氣的心理學教師在給他的學生上課時,拿出了一只十分精致的咖啡杯。正當學生們對這個杯子的靚麗外形贊不絕口的時候,這位教師故意失手,把咖啡杯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頓時,學生們瞠目結舌,繼而對破碎的咖啡杯表示出十二分的惋惜之情。這時,心理學教師指著咖啡杯的碎片對學生們說:“雖然這只杯子被打碎的事實令我們感到惋惜,可是惋惜又有什么用呢?它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復原樣。所以,無論你們今后的生活中發生了什么不可挽回的事,都請記住這只破碎的咖啡杯吧。”
當你因為一些錯誤的抉擇而陷入后悔中時,你最應該避免的是那種“如果不做就好了”的想法。要知道,沒有做往往會比做了但錯了更令人后悔。你應該明白的是,在一段時間內,這種后悔所帶來的痛苦將會持續困擾你,同時,你也應意識到,如何讓自己挽回損失、避免類似錯誤,是你日后減少此類后悔情緒的關鍵。
40歲那年,一直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托馬斯·卡萊爾在窮盡了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之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書稿。他迫不及待地將這本書稿交給了自己的好朋友——早已盛名遠播的經濟學家與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請他擔任自己的第一位讀者。
穆勒為了不辜負朋友的重托,將所有的事務都推掉了,將自己關在安靜的書房中,花費了整整4天的時間,一字不漏地仔細閱讀了全書。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穆勒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這是一本了不起的巨著。將最后一頁讀完后,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的穆勒將書稿放在了椅子上,走出書房,來到小花園中,思考著應該如何最大限度上使用自己的影響力,讓這本偉大的著作盡快引發外界的關注。
然而,此時災難也降臨了。當穆勒離開書房后,恰好一陣寒風吹來,桌上的書稿被吹落了一地,前來送甜點的女傭在看到了散落一地的書稿后,誤認為是主人丟棄不用的廢紙,便將它們收拾干凈,并順手扔到了火爐中。
當穆勒知道書稿被燒后,他幾乎快要暈厥過去。懷著巨大的痛苦與內疚,他來到了卡萊爾的家里,將這個難以啟齒的不幸消息告訴了卡萊爾,卡萊爾一下子驚呆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后來,卡萊爾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時說:“我清晰地記得,在那一天,穆勒如同一個鬼魂一般,面色慘白的他幾乎惶恐得無法站立,他的痛苦是如此強烈,使我認為我必須要反過來對他進行安慰。”最終,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卡萊爾對著自己愧疚難當的好友說道:“好了,我的朋友,你不需要這么痛苦,我已經決定了,我將重新寫這本書。”
但重寫談何容易?對于一個作家而言,將一部已經完成的著作再靠著記憶重寫一遍,比另起爐灶新寫一本書更為吃力和痛苦。但卡萊爾最終頂住了巨大的精神煎熬,以罕見的毅力在數月后再次完成了這部書稿。
當得知卡萊爾將書稿重新完成后,穆勒的喜悅甚至超過了卡萊爾本人:他終于能夠走出痛苦與內疚了!他欣喜地問道:“我完全可以想象出這項工作有多么艱巨,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動力來自何方?”
卡萊爾說:“我的朋友,我們無法阻止已成事實的事情,但是卻有能力改變既定事實對生活產生的影響。”
如果錯誤已經出現,就算你再怎么后悔,也不會對事實產生任何的影響。此時,你應該看看,是否還能夠做出補救,為此,你應積極地采取相應的措施。若結果已成定局,你更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下定決心將損失降到最低。
在哈佛商學院中,為了培養出最頂尖的商界精英,老師會盡量對學生們的決策能力進行訓練,讓他們在多項選擇中做出最明智的決策。但是,當學子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時,老師并不會讓他們過多地去計算決策所造成的損失,而是在總結教訓以后,便及時引導他們走出失敗,再次參與決策過程。老師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與其后悔,不如著手彌補。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心理學專家認為,后悔本身帶來的痛苦遠比錯誤事件引發的損失更為嚴重。后悔往往發生于做錯事情以后,由于無法放下過往的錯誤,人們會產生過度的自責、不安,并會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若無法及時從后悔事件中走出來,那么,個人便會在痛苦中陷入惡性的情緒循環。所以,一旦做了錯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后悔上,趕快著手彌補吧!
上一篇:發揮自我優勢,規避自我缺陷
下一篇:善于利用零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