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了別人,就是原諒了自己
寬容別人就是給自己一條更寬廣的人生之路!給自己的心靈松松綁,不要始終對別人的錯誤懷恨在心。忘記仇恨,寬容別人,自己的心才能輕松,心中無恨,自己的心情才會明朗。心情好,心態好,就一定會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
莊子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既然生年不滿百,那為何要讓自己的心靈不暢快呢?人生匆匆,我們沒必要讓別人的錯誤折磨自己。試問誰人沒有錯?諒解別人的過錯,才能擁有自己的快樂。當別人因某件事傷害了你時,你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也許你曾被他人傷害,但為了擁有新的人生,忘記那些不愉快的過去,原諒別人!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找到輕松,懂得遺忘的人才能找到自由,懂得寬容的人才能找到朋友!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兩位朋友一起去旅游。三人行至一座山谷時,阿里的朋友馬克失足滑落,阿里的另一個朋友雅吉拼命地拉住馬克,才將他救起。馬克就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上:“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救了馬克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他倆為一件小事而吵了起來,雅吉盛怒之下打了馬克一個耳光,馬克又在附近的沙灘寫上:“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打了馬克一個耳光。”
當他們旅游回來后,阿里好奇地問馬克:“為什么要把雅吉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雅吉打你的事寫在沙灘上?”馬克回答:“我永遠都感激雅吉救了我,把雅吉救我的事刻在石頭上,是讓我終生不忘。至于他打我的事,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我也會忘得一干二凈。”
故事中的馬克是一位心胸豁達的人,他的寬容,讓他擁有了心靈的快樂。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傷害甚至終生難忘,我們只有讓那些不愉快的記憶隨風流逝,才能獲得心靈的解脫,才能以輕松的心態繼續生活下去。事情已經發生,再回憶那些不愉快的鏡頭,也無法改變當時的傷害,不如寬容一點,學會忘記,給自己一個輕松愉快的心境,讓自己開始新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總是避免不了他人的傷害,也會在無意之間傷害他人。有的人能寬容別人的過錯,讓那些不愉快像一陣風吹過,讓自己的心重新輕盈快樂起來。而有的人也許受傷害太深,那些被傷害的鏡頭總是一次次縈繞在心頭,心靈總是被那痛苦的記憶充斥著,怎么也無法真正快樂。
曾經有個女人,在她小的時候,她的母親把她送給了別人,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了,根本養不起兩個女孩兒。長大后,了解到自己是被遺棄的孩子,從此,她的心里對生母極其怨恨,她恨她為什么狠心拋棄自己卻留下那個孩子。孩子永遠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年老的母親幾次想要來相認,她都拒絕了,連母親親手給她織的手套也一次都沒有戴過,她把手套收了起來,擱在箱底,一直放著。就這樣,她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的心一直沉浸在怨恨里。在她二十八歲的那年,突然傳來母親病危的消息。那時剛好是冬天,鄉里的人送來信,說母親想見她一面,讓她戴上她親手給她織的手套。
女人聽后,心里開始有些慌亂。再怎么樣也是生母,她急忙地戴上母親織的手套上路了。當她把手伸進手套的時候,突然摸到了一張折著的紙條。她拿了出來,好奇地打開,原來是母親寫給她的信。母親說,家里的另一個孩子是撿來的,那時候實在養活不了兩個孩子,才決定把她送出去。因為,那個孩子實在太小,又病得不成樣子,除了他們兩口子,沒人肯要那個孩子。
她看到這紙條后非常震驚,眼里涌出了淚水。母親這么多年是怎樣的傷心啊,她是她唯一的女兒啊!趕到母親那里時,老人已經辭世了,她趴在去世的母親身邊整整哭了幾天,她悔恨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原諒母親,給老人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這個女人后來在七十歲那年去世了,去世前的日子里,她都在悔恨中過日子。前二十八年,她在怨恨中度過,后四十二年,她在悔恨中度過。
寬容是快樂之本,只有放下別人對你的傷害,心靈才會真正快樂起來。朋友之間無意的誤解泰然處之,友誼之樹就會常青不倒;原諒同事的誤會和中傷,就能團結合作完成工作任務;寬容領導暫時的不明智,能使工作更順利、更協調;寬容下屬無心的冒犯,會讓他們對你更為敬重。
放下是一種智慧,寬容讓心靈拒絕狹隘,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因為只有放下心靈的包袱,給心靈松綁,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上一篇:學會拒絕,別淪落為免費勞動力
下一篇:對待生命不妨大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