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關鍵時刻總想回家
剛剛送走就家教心理話題前來采訪的電視臺記者,外地一家三口便千里迢迢如約來訪,又是一個關于家教心理的話題。我很快投入到心理咨詢師角色中來。
經過初步溝通,女孩的父母介紹說,女孩16歲,正讀初三,是個上進心特別強,特別愛學習的女孩。可是,到了畢業班,面臨中考,卻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愛學習了。看到別的同學學習就心煩意亂,自己卻腦子迷迷糊糊學不進去。一上課就發困,總想睡覺,總想回家。前幾天實在堅持不了了,老師就讓把女孩接回家來。在家里又心神不安,總想著學校,可又不愿去學校,就這樣神情恍惚。
女孩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理把脈:找不到希望是癥結
女孩有點強作笑容地開始了訴說:我的問題發生在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之后。當初,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在全年級的幾百人中我是80多名,這讓我看到了希望,更加努力學習。我從小就和媽媽一樣,爭強好勝,是個不服輸的人。我的努力有了回報。比如,老師說,學物理女孩子不如男孩子。我就不服氣,就拼命學習,結果一次考試我的成績超過了那個最好的男孩。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的考試名次一步一個臺階,步步前進,一路順風。一直到初二最后一次考試,我到了全年級20名。暑假開學后,我滿懷希望地開始了初三的畢業班生活。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進入初三的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績卻一落千丈,退到了全年級40多名。這一下把我打蒙了,每次都是前進的呀,這次也付出了努力,怎么會這樣!難道我不行了嗎?難道我完了嗎?那一天放學,我不知道是怎樣走出校門的。父母看我不對頭,聽說我的成績退步了,父親臉色陰沉了下來,非常沉痛地責備說:怎么弄成這樣?沒好好學習吧?這可是關鍵時刻啊!我一言不發,我不知道說什么,只知道心里很亂,一片混亂,一片迷茫,我的希望沒有了,我……
說到這里,女孩強作的笑容沒有了,眼淚圍著眼眶打轉。我遞給了女孩紙巾,女孩的眼淚終于暢快地奪眶而出。隨著女孩淚水靜靜地流淌,我繃緊的心也放松了下來。因為眼淚帶走心理的重壓,心靈就容易換來晴朗的天空。
溝通至此,終于可以看清了女孩的心結所在:一個好學上進的女孩,一個爭強好勝的女孩,一個一路順風的女孩,突然遭遇名次的下降,似乎遭遇了“一落千丈”的滅頂之災,再也找不到希望了。找不到希望的心靈,哪里還有生機?于是,焦慮不安,困惑迷茫,逃避回家,出現了似乎讓人不解的癥狀。
心理處方:學會尋找新的希望
漸漸地女孩平靜了下來,抬頭望著我。我知道,女孩一旦重新找到希望,心靈也就可以健康成長了。但是希望只能從自己內心萌生。
通過溝通,女孩首先領悟到:失敗的痛苦并不屬于我一個人。
心理咨詢中發現,如今的年輕人所以遭遇一點點不如意,就痛苦不堪,就是因為心里只有自己,心量越來越小。一個人心里有別人,能體諒到別人的痛苦,自己的心胸就會寬闊一些,這是沖淡痛苦的最好良藥。
我看到女孩臉上的愁云開始淡去,繼續交流說:“想想看,一般說來我們學習的進步是直線上升的,還是有升有降起伏前進的?請你在紙上畫出來。”
女孩在紙上畫出了一條破浪式上升的曲線后說:“是有升有降起伏前進的。”
“對。心理學的實驗證明,幾乎任何項目的練習曲線,都和你畫的這條線差不多,像波浪一樣起伏前進的。由此給我們什么啟發?”
“我的考試名次這次下降了,下次可能再次上升。”女孩好像被自己的發現激動了,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我以前是自己嚇唬自己了。”
是的。所謂困難,往往是我們心理上的一種主觀感覺,是自己嚇唬自己。現在的問題是,考試名次下降之后,怎樣才會再次上升呢?我與女孩就學習效率與學習動機的關系,進行了較多的溝通。女孩很快領悟到,面對偶然的名次下降,只有不恐慌,不急躁,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有更大可能再次上升。近而女孩領悟到,過分的爭強好勝并不好,最好是有一顆平常心,即使再有名次下降的時候也不怕了。
最后,與女孩的父母溝通了上面有關的情況。父親表示不再給孩子壓力,母親表示自己以后不再那么爭強好勝,爭取幫孩子學會平常心。他們看到孩子臉上陽光燦爛,聽到孩子明天就去上學,臉上也有了希望的光。
新的一周開始了,女孩重新來到了學校,開始了新的充滿希望的校園生活。一周后,女孩的父母傳來好消息,孩子在校一切正常。事情往往是這樣,一旦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心中也就重新找到了的希望,一旦找到了希望,誰還逃避生活?
【馬老師微語錄】一個人心里有別人,能體諒到別人的痛苦,自己的心胸就會寬闊一些,這是沖淡痛苦的最好良藥。
上一篇:孩子夜游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如何面臨新生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