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忠誠第一,德才兼備
忠誠第一,能力第二,這不是對能力的否定,而是確立兩者的地位。我們強調,用人之道就是“德才兼備”。
單純強調能力是很可怕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非常值得大家注意——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
這個論斷很有價值,值得每一個企業,每一個老板,更值得每一個員工深思熟慮。我們這里對此有所質疑的是,一個人如果只有忠誠而沒有能力,這個人是“庸人”,是無用的人。任何忠誠都需要業績來證明,而不是口頭的效忠,而業績是必須靠能力創造的。
有些企業,在成長之初,常常偏重于才能的考量,而不大注意德行。這種考量要盡量避免。如果老板希望企業不斷發展,最好還是強調“德才兼備”,還是按照司馬光所說“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否則,“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復者多矣”。歷史的經驗值得借鑒,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忠誠和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要把這兩者看死了,老板要辯證地看員工,員工也要辯證地看老板。
按照司馬光的觀點再加上我們的理解,以“忠誠”和“能力”作為主線,可把工作的人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德才俱進型”。這種員工正處于成長期,正在獲得企業的關注或重點培養,他們的忠誠和能力與日俱增。這種員工是值得不斷培養的。
第二種是“德退才進型”。這種員工的能力不斷增加而忠誠度卻不斷下降。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恃才傲物”,也可能是“好高騖遠”……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務必改變這種趨勢。如果屢教不改,就必須把他淘汰出去。
第三種是“德才俱退型”。這種員工的或品質或能力在逐步退化,或某一方面逐漸退化,這些人慢慢就不適應企業的發展了。這種員工遲早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
“德才俱退型”可細分為“忠誠退步”“能力退步”和“雙退步”三種?!半p退步”的是少數,他們的命運就是被淘汰?!爸艺\退步”或出現跳槽,或者喪失激情,工作消極,缺乏責任心。“能力退步”則成為“雞肋”似的人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類員工常常令老板頭疼,最終的結果不是被淘汰就是前途渺茫。除此別無其他的路可走!
當然,作為企業或老板,不僅應該關心“成長型”員工,更應該關注其他幾類員工。應該明白,人才是培養出來的,不要一看到有不足的員工就一個“開”字了事。能不能把很多員工轉變過來,這是一個企業能不能很好發展的大事。
上一篇:《忠誠是自覺的行為》
下一篇:《思考的作用在于避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