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別把生命浪費在小事上——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
事情有大有小,意義有輕有重,節奏有緩有急。面對紛繁的世界,你心中是否有一把尺子,時刻衡量其輕重緩急,衡量它們是否值得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你曾經為不值得的事情浪費了多少精力?你是否為點點瑣碎煩惱而耽擱時間?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就是不值得定律。
經典的背后
尼爾西蒙是著名的編劇家,他的每一部劇作都堪稱經典。有人以為他有什么過人的才能或者智慧,其實很簡單,他在寫每一本劇本之前,都會先問問自己,如果能夠把每個角色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又保持故事的原則性,那么這個劇本會有多好呢?
發揮有限的精力
想明白之后,無疑有如下幾種答案:非常好,值得花費兩年的心血來深入構思創作;還行吧,不過像雞肋,沒多大意思,不值得耗費太多精力;垃圾,俗套,根本不值得一寫。正是做事之前有著這樣的好習慣,認真考慮事情值不值得做,才讓尼爾西蒙從沒有為不值得做的事情浪費過時間,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值得奉獻的事業中去,成就了自己的名譽。
不該做的別做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沒有想問這樣的問題,他們一生忙忙碌碌,但只是把時間浪費在了不值得做的小事上,所以終生忙碌卻沒有絲毫成就。因此,在忙忙碌碌、來來往往之中應該學會多審問自己,弄清事情大小緩急,不做不值得做的事情而虛度光陰,應該明明白白做事,做好值得做的事。
做個聰明的人
班尼斯說:“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于衷的人,但他們對較重要的事物卻總是很敏感。那些太專注于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在生活中,總是為一些美中不足自尋煩惱的人很多,很顯然,這種人是在平白無故消耗自己的精力,他忘了什么是不值得做的事,也忘了不值得做的事一定不能做的道理。
“離職感言”
一個覺醒的朋友在離開他的公司時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是時候了,該走了,該離開這個不能再讓我振奮、再給我新知識的地方了。我只是惋惜在那對我來說異常寶貴的逝去的時光中我做了不值得的付出。我不想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狹隘,也不想繼續花時間和心力在不值得的事情上。離開不是因為軟弱,不是因為想要被認同,而是因為我要追求我自己的價值,追求值得我做的一切。
讀故事,懂心理——張毅們的苦痛
張毅是計算機專業的碩士生,畢業后進了一家大型軟件公司。工作沒多久,他就憑借深厚的專業基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為公司開發出了一套大型財務管理軟件,得到了單位同事的稱贊和領導的肯定。去年還被提升為開發部經理。他不但精通技術,還是一個值得下屬信任和尊敬的上司,開發部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公司老總認為張毅是個人才,就把他提升到總經辦,負責全公司的管理工作。接到任命通知后,張毅并不高興,因為他深知自己的特長是技術而不是管理,如果去做純粹的管理工作,不但會使自己的特長無法發揮,還會使自己的專業技能被荒廢掉,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喜歡做管理。可是,礙于領導的權威和面子,張毅還是接受了這份對于他來說不值得做的事情。
果然,接下來的一個月他雖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結果卻令人失望,上司也開始對他施加壓力。現在的張毅不但感到工作壓抑,毫無樂趣,還越來越討厭工作和這個職位,甚至想到了跳槽。
職場中人3/4的精力都要花在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如果一天花這么多時間在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上,那么工作恐怕就要變成一件再痛苦不過的差事了,就像張毅一樣,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遠大前程。所以,奉勸那些把星期五當作最棒的一天的人們,不要再無謂地耗費自己的生命了。如果你確認某些事不值得去下工夫,就果斷地抽身出來吧,別把生命浪費在對你沒有價值的小事上!
上一篇:減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蟻群效應
下一篇:別讓壞情緒導致壞事發生——踢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