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對磨難和困境,希望永在
很多人都知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這句歌詞,也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警句,但是現實生活中真正懂得在困境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人,卻依然只占少數。大多數人對于人生中的磨難總是持著排斥和抗拒的態度,他們不知道的是,磨難往往孕育成功,只要我們心懷希望,始終不放棄,我們就有可能獲得夢寐以求的成功。
對于人生而言,希望就像是一個鐘擺,一刻也不停地在我們的心中擺動。希望也像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總在我們的耳邊和心中回響。希望更像是煦暖的春風,能夠驅散我們心底的寒冷,使得我們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溫暖。這就是希望的力量。尤其是在人生的困境中,我們唯有心懷希望,才能繼續堅持下去,從而從人生的絕境進入人生的順境。有的時候,在風雨飄搖中,在我們覺得人生無望時,希望的確非常遙遠而且渺茫,但是這一切都不能阻止希望孕育成功,只要我們堅信希望能夠實現,人生就會爆發出巨大的力量。
古今中外,大凡偉大的人物,都具有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他們哪怕在絕望的境遇里,也能夠始終心懷希望。美國前總統林肯就是一個心懷希望、絕不放棄的人。林肯23歲競選州議長、24歲做生意全都以失敗而告終,生意上的失敗更使他身負巨額債務。27歲那年,林肯即將結婚的未婚妻突然去世,導致林肯精神崩潰,臥病在床。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打倒他,他始終心懷希望,覺得自己的人生一定能夠獲得成功。所以在休養生息之后,29歲的林肯再次參加州議長競選,此后迎接他的依然是一連串的打擊。命運似乎不想讓他喘口氣,才會對待他如此殘酷,讓他不停地與失敗結緣。直到51歲那年,林肯終于成功當選美國總統,這么多年來,他堅持不懈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從此之后,他的人生進入新的天地,他在政治上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因而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總統之一。
如果不是因為心中始終燃著希望的火種,如果不是因為始終堅持不懈,林肯如何能夠成為美國總統呢?如果他一受到折磨就徹底放棄了希望,不再努力,那么他又如何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呢?所以說,唯有心懷希望,我們才能堅持做事,成就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
如今,諾貝爾獎是頒獎領域最重要的獎項,很多科學家窮盡一生也不一定能得到專業領域的諾貝爾獎。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諾貝爾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化學家,為了進行科學實驗,失去了弟弟,失去了助手,也遭受了人們的不理解和非議。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自己畢生的追求,放棄希望,而是堅持進行實驗,最終發明了雷管,推動整個世界往前進了一大步。像諾貝爾這樣的科學家并非屬于某一個國家,而是屬于全人類,因為他造福于全人類。
偉大的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作為燈絲,嘗試了1000多種材料,進行了6000多次實驗。也就是說,愛迪生是在接受6000多次失敗的打擊之后,才得到成功,發現了當時最適合當燈絲的材料。如果他在6000多次實驗中放棄了希望呢,那么整個人類得到光明的時代都要推遲到來。
看看這些科學家的經歷,朋友們,你們是否覺得內心充滿了希望、力量和勇氣呢?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變得消沉,而是要懷著越挫越勇的心態面對命運,接受命運的安排,也勇敢地迎接命運的挑戰。只要我們心懷希望不放棄,只要我們對待坎坷逆境坦然、堅強,我們就終將超越自我,也將打破命運的囚牢,獲得人生的騰飛。
歸根結底,磨難和困境不是人生的終結,而是人生的訓練場。當我們帶著自我提升的心態與磨難和困境博弈,我們會產生越挫越勇的昂揚斗志,我們的人生也必然因此進入更美妙的境界。但是如果我們心懷愁苦,總是沮喪絕望地悲嘆命運不公,那么我們的人生必然因此沉淪。所以,到底是從磨難和困境中得到成功,還是被失敗糾纏,實際上取決于我們的心態。而正確的心態是什么,相信聰明的朋友們已經有了深刻的領悟。
上一篇:勇敢者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
下一篇:發揮潛力,成就最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