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對自己的語言
語言是人際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對人們的心情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
有兩個來自臺灣地區的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差,路面坑坑洼洼,車上的旅客因劇烈的顛簸而感到難受。其中一個觀光團的導游連聲抱怨說:“這段路的路面簡直像麻子的臉一樣,真讓人難受。”不少旅客聽后也隨聲附和,越發感到路面顛簸得難以忍受,有人還抱怨說:“沒想到日本還有這么差的公路!應該繞道走才是。”這時,另一個觀光團的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車上的游客說:“諸位先生女士們,我們現在經過的這段道路,正是日本赫赫有名的伊豆半島迷人酒窩大道。大家可以盡情地體驗酒窩大道顛簸的樂趣!”聽他這么一說,旅客們頓時興趣盎然,游性倍增。
實際上,兩個觀光團的導游是用外部“語言”作為調節旅客心情的“按鈕”,使觀光團的游客體驗到了不同的情緒狀態。
內部語言也有同樣的魔力。生活中,一個人如果總是說自己不好,話重復說多了,就會在我們的思維中建立這么一種聯系和定勢想法:我是不好的。然后在這種思維的作用下,我們未做事就可能已有失敗感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如果我們積極的言語多些,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們非常感動:一對夫妻感情篤深,在他們的女兒還只有2歲時,妻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妻子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就對丈夫說:“女兒肯定會問我到哪里去了,為了不讓女兒有永遠失去媽媽的感覺,我給她留下許多信,當我走后,你每隔一周把它拆開,就說我出國了,信從國外寄來的。不要對她說我死了,一定要說我出國了,每天都要這樣說,直到你建立新的家庭為止。”丈夫在妻子死后,強忍悲痛,按妻子的話做,每周給他女兒讀著“媽媽國外的來信”。漸漸地,他和女兒“感到”她沒死,只是去了國外。3年后,他找到了一位與他妻子很像的人為妻。當他第一次把新的妻子帶到家里見她女兒的時候,他對不知所措的女兒說:“這是你的媽媽,她從國外回來了”女兒呆了一會兒,突然撲到“媽媽”的懷里,哭著說:“媽媽,我不想你再離開我了。”這么一個積極的“謊言”,使丈夫覺得妻子從沒有離開過他們,孩子感到媽媽只是出了次遠門,謊言撫平了他們心上的創傷。
這位丈夫在“謊言”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樂園。這歸功于他的妻子。因為她懂得語言的力量。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因為這故事給我們的啟發很深:對已經失敗的事、不幸的事,只要你心里覺得“沒有什么”,我們嘴里也說著“沒有什么”,就么真的就沒有什么。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你要不斷地對自己說些積極的話,不要說消極的話。
大家在看舉重比賽時,會發現運動員在舉重剎那,都會大聲喊出“哈”之聲。目的就是給自己無比的自信心。如果他喊著“唉”的聲音,比賽結果一定是兇多吉少。在足球比賽中,還有更有趣的現象:一場比賽還沒開始,雙方教練就在媒體前大吹特吹自己的隊伍肯定會勝利,一定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教訓。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一方面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可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語言暗示,從而增加信心。著名拳王阿里就是這樣做的,他綽號稱“吹牛大王”,因為在每場比賽開始前,他一定說對方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有些人會問,如果碰到什么不快樂的事或者什么不順心的事,也要快樂嗎?也要做出積極的樣子嗎?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說不出來的煩惱,對個人而言,不存在誰的煩惱多或少。但是,為什么自信的人快樂而自卑的人煩惱呢?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自信的人碰到煩惱事,常不愿與人提起,也可能覺得與人談這些事是沒有必要的。而自卑的人總是反復與人談起這些煩惱事,如魯迅筆下《祝福》中的祥林嫂,反復說自己的阿毛被狼吃了,怎么會快樂起來呢?人在面對壓力時,常會利用心理防御機制來保護自己的心理。其中有個“壓抑”機制,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把引起他痛苦的事自己不提,別人提起就說沒這回事,久而久之,這痛苦的事就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似乎沒有發生過一樣。當然,當一個人有痛苦和不快時,我們也不反對他向別人傾訴,用發泄的方法去消除。但這只能用一、二次而已,不能反復出現。
有幾個字是不能常掛在嘴上的,它們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消極的影響。如“畢竟”、“反正”等。這些詞只會打擊我們的自尊心。生活中最可悲的詞莫過于:“它本來可以”、“我本來應該”、“我本來能夠”、“我希望我曾這樣的”“如果(當時)我格外多給一點……該多好啊”。
改變一下對自己的語言,如果再碰到什么消極的、不愉快的事,不要急于同別人說,也不輕易向別人訴苦。更不能反復地出現在日記里。相反,不與別人講,當別人問起這件事時,要一笑了之,并說這沒有什么,一切都很好。盡量有意識地對自己說說鼓勵的話,你會覺得越來越有力量。
此外,每天讓自己讀一些格言也是一種好的方法。把自己喜歡的,對人生有強烈進取精神的句子掛在自己的房間里,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夾在書中。早上起床的時候,晚上睡覺的時候,緊握拳頭,大聲來朗誦。直感到自己熱血澎湃為止。你見過營銷員嗎?他們在每天上班前有一種集體集訓,所有的人,大聲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一位成功的營銷員說過:“我之所以做得比人家好,就是自己每天用積極的格言大聲對自己暗示,幾年來從未間斷過。每天的暗示對自己都有一種無窮的震撼力。”是的,人需要激勵才能容易取得成功,才能有自信。這種激勵不是靠別人,而是靠你自己。從潛能角度來講,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座金山,都有無窮的寶庫,只是我們沒有學會去挖掘。現在要你去把它挖掘出來,一定會激發出無窮的力量的。
語言能培養出一個人的心態,改變自己心理上的語言暗示,就能轉換自己的心情。多對自己講一些積極的語言吧,緊張的時候默默鼓勵一下自己“我很棒,我是最好的,我有比其他人優秀的地方,我某某方面做得比較好”,等等,真的會有用的!
上一篇:拉菲爾的成功:堅持到底
下一篇:改變心情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