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接受寂寞,才能享受寂寞
一個旅行團在大漠中遇險,因為出現風沙天氣,救援隊很難找到遇難人員,直到半個月后,才遇到一個生還的男人。男人遺憾地說:“除我之外,其他人都已經遇難了?!?/p>
“哦,這真是太讓人遺憾了。”救援隊員連忙給這位先生遞上水和食物。這個男人說:“其實沙暴結束后,還有三個人活下來,但他們眼看其他人被埋在黃沙之下,不能接受這殘忍的現實,所以越來越害怕,再加上饑餓和缺水,他們也都一個接一個死去了?!?/p>
“那么,您真是個幸運者!”救援人員說。
“我也忍受著死亡即將來臨的孤獨,幾次想到放棄。但我看到沙漠上生長的仙人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我就鼓勵自己接受現狀,繼續努力行走。最終克服了恐懼,找到了你們!”男人興奮地說。
有人說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一個人等死才最可怕。因為死亡就像一團陰影一樣慢慢侵蝕,等待的人無能為力,只會越來越絕望。有些絕境中的人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來臨前的寂寞。他們不是被死亡帶走,而是被寂寞擊垮。
不能接受寂寞的人有一個弱點,他們在心理上對他人、對外界有極強的依賴性,他們不能失去旁人的陪伴,否則就會變得縮手縮腳。這件事并不難理解,一個人在大環境面前總是顯得渺小,人類天生就有群居性,習慣以團體的力量對抗困難。但也要知道,不是任何時候我們都能找到團體,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依靠自己。
有時候,害怕寂寞是因為不夠自信。他們害怕自己面對困難,總希望身邊有個人拿個主意讓自己參考;他們不愿意獨自去面對風雨,總希望有個人相互攙扶;他們無法習慣自言自語,只要身邊還有個人和自己說話,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能讓他們安心。人們的存在感總建立在他人認同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他人,自己的能力、智力就不再有意義。這樣的人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生命和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想要接受自己,就要接受寂寞。
方先生是電腦公司的技術人員,去年被調到德國工作。方先生不會德語,到了德國后雖然工作上有翻譯幫忙,生活上卻遇到了很大困難。他沒有朋友,也沒法和周圍的人溝通,每周的戶外活動就是去一次超市。漸漸地,他越來越受不了異國生活,每天只想著調回國內。
國內的朋友聽說這件事,勸他出去走走,并說:“我記得你喜歡畫畫,德國風景好,不如你多去寫生吧?!狈较壬J為這不失為一個打發時間的辦法,周日就拿起畫板外出寫生。
德國的風景果然不錯,湖水碧青,芳草如茵,還有莊嚴的古堡、幽靜的森林,這樣的景致在國內無法看到。方先生找到了精神寄托,從此每逢休息日,就拿著畫板尋找美景作畫。三年后,方先生回到國內,朋友們都說:“我們以為你在國外會十分無聊,沒想到你畫了這么多風景畫,看起來你過得不錯!”
“的確不錯?!狈较壬f,“雖然我仍然沒學會德語,但我學會了如何獨處,享受自我。”
最初,獨自在異國生活的方先生是一個害怕寂寞的人,等到有一天他接受了寂寞,開始與寂寞和解,他就能夠享受到寂寞帶來的樂趣。寂寞能夠讓人成熟,讓我們對生活有更多深刻的認識,也能讓我們發現很多平日不曾發現的東西,并從中找到趣味。寂寞,其實能夠讓人更好地融入更大的環境,享受更多的東西。
如何享受寂寞?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發現生活的閃光點。寂寞的時候,我們難免沉浸在某種情緒里。如果那情緒是悲苦的,寂寞也就變成了自我煎熬,毫無樂趣可言;如果那情緒若是明朗的,我們就能像故事中的方先生那樣,不斷發現身邊的美,并產生互動。當一顆心沉浸在對美的欣賞中,不論什么樣的生活,都可以變得情趣盎然。
另外,寂寞讓人懂得珍惜。寂寞的時候,人們會懷念往日的美好,懷念起生命中那些溫暖的回憶。這也是寂寞的另一種快樂,讓我們更加知足,懂得感恩。寂寞也能讓我們學會反省過去的缺點,今后對自己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寂寞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生命的一切。倘若有人能將寂寞變為一種享受,他就懂得了生活,也懂得了生命真正的含義。
上一篇:換位思考,就是一種慈悲
下一篇:控制住自己的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