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正在經歷哪種不幸福之三:破罐破摔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類人活得很消極,他們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擁有幸福,并對人生采取破罐破摔的態度。這些人的人生沒有希望,沒有追求,或者說放棄了追求幸福的權利。無論遇到什么事情,他們總是能幫自己找到消極逃避的理由,并認為這是一個聰明的辦法。這種破罐破摔的生活態度十分要不得,它不僅對眼前無益,而且對長遠也沒有好處。
過于消極?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這種長不大的小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來形容這種現象,那就是“習得性無助”。其形成過程是這樣的:頻繁遭受挫折——產生消極認識——出現強烈的無助感——動機、認知和情緒受到損害。而這種習得性無助的最大危害,就是讓人們喪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你相信嗎,有人會一再地拒絕眼前的幸福?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幸福是那么美好的事情,誰會傻傻得拒絕呢?可是,看了上面的例子,你還會那么肯定嗎?那頭大象,它居然忘記自己已經長大,情愿被一條細繩束縛,拒絕為的唾手可得的幸福努力。天上有可能會落下來林妹妹,但不可能落下來幸福,幸福只屬于敢于奮斗的人。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就算將他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能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成為一名演員,他想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總計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分析過,并且不止一遍。后來,他帶上自己寫的、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劇本,根據提前策劃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開始逐一進行拜訪。第一遍結束了,500家電影公司里沒有一家對他和他的劇本感興趣。
面對l00%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離開最后一家電影公司后,他又開始了一輪拜訪,繼續向每一個電影公司推薦自己。第二輪的拜訪結束后,500家電影公司又一次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束了,跟前兩輪相同。咬咬牙,睡了一覺,年輕人又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到第350家電影公司,老板居然破天荒地答應看看他的劇本。對年輕人來說,這件事意義非凡。
幾天后,年輕人接到這家公司的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通過這次商談,這家公司做出投資這部電影的決定,并請這位年輕人出演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后來一炮走紅,它就是“洛奇”。
想必你也知道這位年輕人是誰了吧?對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席維斯·史泰龍。現在,只要翻開電影史,就可以看到這部叫“洛奇”的電影及這個紅遍全世界的巨星。
在我們的周圍,可以看到很多人被拒之于成功的大門之外。之所以他們的人生以不幸結束,就是因為他們缺少一份再試一次的勇氣及再堅持一下的決心。從古至今,凡是擁有幸福的人,他們身上幾乎都有一個最明顯的個性,即堅定執著。
俗話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人生光有理想和追求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如果做事情總是消極逃避或三心二意,就算是天才,也很難有成功之日。只有堅持不懈、點滴積累,才能品嘗到幸福的甘露。只有積極、勤快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耐跑的馬才會喝到甘甜的河水。
如果僅僅因為害怕失敗,就將奮斗和挑戰拒之門外,那無異于從根本上拒絕幸福,自然會與幸福無緣。可惜的是,很多人就是這么委屈地活著:為了薪水高一點,在一個很難相處的上司手下茍延殘喘;為了盡快升職,用一生的時間來揣摸他人的心思;為了保住飯碗,在一個很不愜意的單位佯作笑臉;迫于輿論壓力,在一樁極不幸的婚姻中郁郁寡歡;為了一個身份,反倒忘卻了自己到底是誰……
簡單來說,破罐破摔的人當下不會幸福,將來也不會幸福。既然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香噴噴的肉包子嗎?
上一篇:我們現在正在經歷哪種不幸福之一:飲鴆止渴
下一篇:我們現在正在經歷哪種不幸福之二:黃連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