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余香
印度有句古諺:“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余香。”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雖說看似自己付出了,但是,我們卻能收獲一份難得的快樂。如果我們僅僅只懂得收獲,而不懂得付出,那么我們就會失去快樂。即使幫助了別人,自己并沒有獲得任何回報,但是,那份精神上的快樂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快樂守恒定律是這樣認為的:“第一定律,當你付出的勞動沒有得到金錢和物質上的回報時,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悅;第二定律,當一個人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助人為樂或樂善好施時,他當年為了生計而不擇手段的罪惡會得到一定的懺悔和救贖;第三定律,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和高收入人群越容易產生義舉和義工。”在很多時候,我們模糊了快樂的定義,總是認為幫助別人是一種付出,并把它當作一種不快樂的行為,但事實上,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換來的精神愉悅,是何等的不等價交換。所以,學會幫助他人吧,讓自己獲得非同一般的快樂。
有人說,有愛心的人離幸福最近,他們永遠記得去施與,但是卻不記得回報。表明上看起來他們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是做人的聰明之處,也是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在。當然,愛心并不是施舍,愛心也并不是憐憫。愛心需要你以平等的態度付出。有愛心的人,必然會有一顆仁慈博大的心。
美國文學家切斯特菲爾德說:“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每個人都是需要被理解、同情和尊敬的,推己及人,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就應該適時表現出自己的愛心。對人對事,與人為善,豁達一些,或是對迷途的人說一句提醒的話,或是對自卑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或是對苦痛的人說一句安慰的話。只是一句簡單的話,既不要花費什么金錢,也不需要耗費你多少精力,而對需要你幫助的人來說,卻相當于旱天的甘霖、雪中的炭火。
馬克·吐溫曾說:“善良的、忠實的心里充滿著愛的人,不斷地給人間帶來幸福。助人為樂者,他們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而愛心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也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誰擁有了它并付出了它,誰就擁有了一個最美的世界。”
如果自己的快樂總量比正常人多一些,是因為自己占有了別人曾經遺失的快樂;如果自己的快樂總量少一些,是因為自己的快樂曾經遺失了一些。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異常煩悶或懊惱,這時候,你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我們在生活中遺失了快樂呢?自己的內心是否變得吝嗇呢?所以,從今天起,學會布施吧,遵從快樂守恒定律,讓自己感受一份非比尋常的快樂。
上一篇:調節心情,消除煩惱和失意
下一篇:走出空虛,找到充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