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晴是因為雨沒下透
人生旅途漫漫,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是災難,我們改變不了現狀,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每當你遇到困難時,不妨以此激勵自己:“既已這樣,事情還能糟糕到哪去?”正如俗語說的那樣:天不晴是因為雨沒下透,下透了,也就晴了。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座宏偉的大教堂,它建于15世紀,教堂內有一句很醒目的題詞:“事已至此,別無選擇”。這句話在告誡世人,當厄運或不公正的待遇降臨到人們頭上時,如果無法改變它,就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還有什么比現在更糟糕的呢?”這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在逆境或災難中,抱著這樣一種心態(tài),凡事不焦躁,把一切交給時間處理,能適度保護自己。由此看來,很多情況下,一個人的處世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他的人生經歷、人生體驗。即使出生背景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如果人生態(tài)度不同,人生歷程也會迥然不同。同樣,固然命運多舛,只要有積極向上的處世態(tài)度就能享受成功的快樂,品味生活的樂趣。
人生苦短,我們確實渺小得如一粒塵埃,但無論生活給予我們怎樣的挫折,我們都不能一蹶不振,而應該勇氣地站起來,正如張海迪所說:“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一個人不僅要有天資、勤勉、進取之心,還要有一種經受得住挫折和磨難的韌性,這樣才會使人生臻于完善,走向理想的歸宿。
曾經有位叫希伯尼的醫(yī)生發(fā)現,他能預知哪些癌癥病人會痊愈,他只要問癌癥病人:“你想活到一百歲嗎?”那些對于人生目標有深切追求的病人會說:“當然想。”而這些病人大多數可以痊愈,因為人生有目標就有希望。事實上,任何人的一生都是如此,只要你決定要過一個目標導向的人生,你的生命就會有奇妙的改變。
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人一味沉溺在已經發(fā)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斷地自責。這樣一來,自己的心境越來越糟。這種對已經發(fā)生的無可彌補的事情不斷抱怨和后悔的人,注定會活在迷離混沌的狀態(tài)中,看不見前面一片明朗的人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經歷的磨煉太少。
挫折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也是一種人生財富。古今中外的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挫折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幫助他們磨煉意志,形成自我激勵機制,這正是一個人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壯骨劑”。
接受現實你才能重新起航。朋友,別以為勝利的光芒離你很遙遠,當你揭開悲傷的黑幕,你會發(fā)現一輪火紅的太陽正沖著你微笑。請用一秒鐘忘記煩惱,用一分鐘想想陽光,用一小時大聲歌唱,然后,用微笑去譜寫人生最美的樂章。
上一篇:大膽經營你的人生,掌控自己的命運
下一篇:天分不夠,勤奮和努力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