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言慎行,秉持少說多聽常點頭的原則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學習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凡事都追求高效率,也就是“快”,但這并不適用于任何事,比如說話,不經思考說出的話小則可能導致聽者的不快,大則可能招致禍端,逞一時口舌之快,可能導致你后悔無窮。
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言慎行,說話前一定要考慮你說出的話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生活中,我們也發現一些人,他們無論與誰溝通,都喜歡將自己的想法不加思索地表達出來,因為詞不達意,他們常常讓自己或交談的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
小王是一家外企的人事部經理,負責人事招聘工作。在職場多年的他,卻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有一次,便得罪了一個應聘者,讓自己下不來臺。
該應聘者是伯明翰大學留學歸國的,但沒具體說哪所學院,小王居然脫口而出就是一句讓人大感不恭的話:“國外大學的學院有一流的也有末流的。”這話的意思不就是懷疑那人有點兒徒有虛名嗎?這話讓那名應聘者逮個正著,非讓他說出伯明翰到底哪所學院是末流。
實際上,小王也知道,伯明翰大學雖然有不同的學院,水平也不一,但還不至于有哪個學院是末流,他的話其實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說出來的,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僵持到最后,那個應聘者也豁出去了,非得與小王爭個高下,結果,僵持到最后,小王不得不向人家賠禮道歉。
小王這是自找麻煩,一時嘴快被人抓住了把柄,結果弄得自己很尷尬,可見“逞一時口舌之快必后悔”“言多必失”的道理。
其實,那些直言直說的人并沒有什么壞心眼,多半只是心浮氣躁又習慣指責他人,這一點在年輕人身上似乎更為明顯,他們做事沖動,說話不經過大腦,想到什么說什么,似乎在他們的心靈世界里根本就沒有“忍”字,尤其是當他們心中不悅的時候,見事罵事,見人罵人,為的是排遣胸中的憂煩??墒?,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當自己將某些話脫口而出后,自己的情緒是宣泄了,而聽者的感受如何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的無心之話可能就引起了對方心中的不快。
的確,人與人之間因為語言產生的誤會是一種小摩擦,也有一些人心胸寬廣,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在意,但這畢竟是少數。人際關系畢竟是相互的,你由于逞一時口舌之快,說了帶情緒的話,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對方被傷害后,自然也會采取措施來報復你的莽撞,即使對方當場不表現出來,你也已經樹敵了??傊?,不是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就是引起別人記恨,釀成禍端。
這也給我們一個警示:與人相處,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凡事多個心眼兒。俗話說:“三思而后行?!闭f話也一樣,語言經過了大腦的思考才更有說服力,而且,也能經得起對方的“檢驗”。所以,無論是在什么場合,面對什么人,你都需要做到“嘴邊留個把門的”,這樣的言語才會顯得縝密、謹慎。
總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你要說出心頭的話以前,先想一想:這話是否合適,這話厚道嗎?在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才能保證良好的人際關系,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千萬不可逞一時之快,而給自己的人際關系帶來潛在危機!
上一篇:調整自我,適時后退一步
下一篇:這個世界,從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