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夢想努力就能實現
如果你已到了古稀之年,你可能無法編織夢想的藍圖了。
可還好,你不過二十出頭、三十出頭、四十出頭,夢想,不遠,至少沒超過一尺。
你或許不足一米六;顏值丟在人群里并不會引起人注意;簡歷表上沒有一處讓自己引以為傲的……
夢想,從來不在意你這些。它很好,從來不挑人。
人一出生就有一種本能——做夢。躺著的睡醒了就忘了,站著的睡醒了就成功了,站著睡醒的人,夢想從沒離他一尺遠。
超過一尺遠的夢想,想想,它是你的嗎?
年幼時,讀勵志文,以為成功很隨意,只要內心足夠強大。
我的內心真的足夠強大過,為了夢想,可以忍受三天一個饅頭,但結果還是失敗了。
失敗有著多種因素,就如同成功一樣——天時、地利、人和,不是內心強大就足夠了。這個道理,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以前的我總是靠意念幻想著成功。
我有一個夢想,當演員。
盡管我身高不足一米六;顏值丟在人群中并不會引起人注意;簡歷表上沒有一處讓自己引以為傲的。
我還是去橫店蹲點完成我的演員夢。
有人可以,那么我也可以。當時,我是這么想的。
租一個月300的床位,三天吃一個饅頭,半夜等待需要臨時演員的劇組,細細琢磨別人的演技,看很多關于表演的書……
三個月,我重復同樣的事,卻連飾演“路人甲”的機會都沒有,三個月后,我背著行囊回了學校,被同學嘲笑了一番。
我不知道那時候堅持一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不知道。
這個夢想不是從大學橫空出世,而是從記事以來就有。
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
夢想,真是太美好了。
可是此時,很痛。
開始工作后,這個夢想雖然會在半夜里時常把我撓醒,但是,我知道這有多么不現實,于是倒下又睡了。
結婚生子,我的生命遇到了轉折點,我也為此痛苦堪憂過,職業女性多少有些不甘成為家庭主婦,因為人生價值得不到體現。
悲觀與絕望充斥著情緒時,我開始寫書、寫劇本,我完成了“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的夢,這種夢讓我時刻都感受到快感,這種快感盡管不是來自一名演員,但我還是歡愉快樂著。
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
定位沒錯,夢想是不是錯了?
演員在一尺之外,所以我夠不著,編劇在一尺之內,所以我實現了。
在追夢的路上,路艱難,或許挺一下就過去了,或許這條路并不適合自己。
夢想再偉大,也得理性分析適不適合前行。
如果你不擅長數學,最好還是放棄量子物理學家;如果你身高一米六二,最好還是放棄籃球生涯;如果你見血就暈,最好打消當外科醫生的念頭。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莫扎特,維達·薩松說:“工作之前,唯一可以找到成功的只有在字典里。”
成功從來不可以復制。
所以成功者不會去追逐別人的成功,因為一開始就注定了成長軌跡不同,生命的起點不同。
他們更懂得夢想不會超過一尺,超過一尺的夢想也許并不屬于自己。
上一篇:不必活在別人的朋友圈里
下一篇:不是所有自由都值得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