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2014年,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風靡全國,引發了全民對于“時間”的討論。時間是什么?這是一個亙古不變卻又令人迷惑的問題。圣奧古斯丁在《懺悔錄》里寫道:“時間是什么?如果沒有人問我,我很清楚;可是當有人問我時,我便茫然了。”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不由自主地感嘆: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人在年少時期,往往會感覺日子過得緩慢,總是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甚至會盯著墻壁上的鐘表數著時間;但是,長大之后,又會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實,人的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少年時期總感覺有大把的時間任憑自己去揮霍,工作之后面對每天的計劃、開會、應酬,總會有一種聲音在腦海里閃現:時間都去哪兒了?
有一種忙碌是你覺得自己忙,早上六點到晚上12點,事情排得滿滿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拼命工作,卻并沒有給自己創造出個人價值,甚至工作也沒有出現巨大的突破,相反,每天會感覺很疲憊,時間不夠用。
28歲的阿念越來越有一種“時間不夠用”的感覺,她總聽那些年老的人念叨:人啊,只要過了25歲,光陰似箭,很快就到中老年了。所以,阿念一直認為,可能就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時間才那么不經用。
不過,阿念一天是怎么過的呢?由于前一晚睡得太晚,她不得不賴床到七點四十五分才起床,然后穿衣、洗漱,匆匆出門奔向車站。到公司之后,打開電腦,她并不急著安排一下一天的工作,而是瀏覽新聞、看看喜歡的明星動態、逛逛淘寶網,盡管偶爾老板從身邊經過,但她還是樂此不疲地偷閑著。等到十點左右,她才慢騰騰地開始工作,工作不到20分鐘,又開始循環往復地看網頁,這樣來來回回,中午下班時她的工作幾乎可以說是毫無進展。
下午阿念開始到了疲憊期,工作效率下降,下班前也只能草草收場。到家吃飯之后,她可以在沙發上躺到十一點,然后磨蹭著去洗漱,忙到一點鐘才睡,這時阿念總會感嘆:這一天好累!
第二天又是重復的一天。
從表面上看,阿念早上七點至夜里一點,確實很累。然而,我們仔細看她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卻發現她并沒有做什么事情,甚至連工作都沒能好好完成。每天感覺到累,時間卻不夠用,這就是阿念深切的感受。真的是時間不夠用嗎?當然不是,原因在于她不擅長管理時間,一天天渾渾噩噩,時間不夠用,自然覺得累。
1.做時間的主人
必須明確的是,我們是人并非機器,連軸轉地工作會讓身體累趴下。所以,在每天的時間安排中,并不需要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需要留給自己時間思考和休息,從而培養出管理時間的良好思維。
2.快速進入狀態
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許多人總是習慣于等待“好情緒”,也就是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進入狀態,在他們看來,自己需要等待一個好狀態才能將事情做到最大效率。然而,狀態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所以,把握最佳時機,現在就去做。
3.別讓不值得的事情浪費時間
學會給每件事情限制時間,別被無聊的人和無關重要的事纏住,別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比如,避開上下班高峰期,避免在高峰期乘車、購物、進餐,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4.注重時間機會成本
生活中,有些人會因省兩元錢而排隊半小時,省一元錢而步行半個小時,這其實算起來是很不劃算的。管理時間,就需要經營,每時每刻保持成本和價值的觀念,注重時間的機會成本,讓時間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5.選擇合適的休閑方式
適合自己且積極向上的休閑方式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際的交流,這樣有利于提高做事效率。而且,一些積極的休閑活動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6.善于利用零碎時間
人們總是容易忽視那些零碎的時間,盡管這些時間短,卻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車時思考一下工作;運動時可以想那些急需解決的困難事情。在非常疲勞之前休息片刻,這樣避免了過度疲勞導致的超時休息,還能讓自己始終保持好的競技狀態,從而提高做事效率。
7.對難以處理的事情不如暫時擱淺
有的人遇到比較有難度的事情時,就會固執堅持,結果花費了太多時間,最終也沒能解決。這時可以把問題記下來,潛意識里讓時間去解決,別鉆牛角尖,不作無謂爭論,否則不僅影響情緒和人際關系,還會浪費很多時間。
自控小貼士
良好的時間管理可以給我們一個規律的生活,將時間利用到最大化,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完應該做的事情,然后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這樣便會使生活井井有條,自己也會每天精力充沛,生活有規律,工作有效率。
上一篇: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關心愛人
下一篇:有恒心有毅力,靜候機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