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一直悲觀,一生都在失去
人的心態錯綜復雜,呈現兩極化的狀態:或者悲觀至極,認為事事都和自己作對,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轉變;或者整日樂天派,覺得生活一片欣欣向榮,好運會接二連三地光顧自己。人都希望自己是個樂觀的人,每天能開懷大笑,并感染身邊的人,給他們帶去一份好心情,然而,很多事情卻不會盡如人意,能否讓自己擁有好心情,更多的是看你怎樣看待發生的事情。
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面對燒毀的實驗室,并沒有傷心和悲觀,而是和同事說:“不要緊的,大火燒掉了房子,把我們的錯誤也燒掉了。”他在困境中看到的更多是希望。
美國作家富蘭克林曾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他們的健康、財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種享受大致相同,結果,一種人是幸福的,另一種人卻得不到幸福。”為什么會有如此分明的不同呢?他說:“他們對物、對人和對事的觀點不同,因此那些觀點對于他們心靈的影響也不同,苦樂的分別主要也就在于此。”那么這兩種人平時所關注的是什么呢?他又說:“樂觀的人所注意的只是順利的際遇、交談之中有趣的部分、精致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空等,同時盡情享樂。而悲觀的人恰恰與他們相反。”
哲人說,世間美好的東西盡為樂觀者所有,造物者派給他們的使命就是盡情地占有和享用美好。而悲觀的人,一生都在失去,失去快樂、希望、前程和美好的人生。
樂觀和悲觀是人生的兩種態度,擁有樂觀心態的人,看任何事情都能看到事物的長處,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從而看到希望;悲觀的人看問題總是盯著不好的一面,越看越煩,越看越消極沮喪。
樂觀與悲觀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交替出現,沒有誰能保證自己時刻都是積極的、樂觀的。但在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引導自己以樂觀的心態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周圍的事情。
樂觀之于人生,是那浮蕩在地平線的裊裊升起的熱望與希冀,是尋得一份曠達與美好的鋪墊和勇氣。在樂觀中擷取一份坦然,你的面前就會盎然多彩,若在悲觀中摘下一片沉郁的葉子,就只能瓦解你積蓄的力量。那些不停抱怨的悲觀者,看到的總是事情灰暗的一面,即便到春天的花園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斷的殘枝、墻角的垃圾;而樂觀者看到的卻是姹紫嫣紅的鮮花、飛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里到處都是春天。
悲觀心態的存在是正常的,它并不可怕,只要你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
人首先要明白,你越怕什么,就越會發生什么。因此,一定要懂得積極態度所帶來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
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因素。這樣,你就不會放棄取得微小勝利的希望。你越樂觀,克服困難的勇氣就越會倍增。
人要學會以積極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有積極心態的人,才有能力輕松地克服厄運,排除隨之而來的悲觀情緒。
上一篇:你有主見,就不再迷茫
下一篇:做到心無旁騖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