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功寫在骨髓里
我們都很羨慕英雄,也渴望成為英雄,可是,什么樣的人才能成功?猶太人會告訴你,成功者的特征在于有成功的渴望,有成功的智慧,渴望和智慧一起指揮著成功的行動,那你就會獲得成功。
戴維·本·古里安是以色列第一任總理,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他憑借敏銳的直覺和務實的精神,在長達30年的時間里一直擔當猶太民族的領袖。他領導創建以色列國,是現代以色列當之無愧的國父。
1886年,戴維·本·古里安出生在波蘭普朗斯克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在具有濃厚猶太復國主義的氛圍中,他從小就開始學習《圣經》和希伯來語。14歲時,他組織周圍的孩子講希伯來語。3年后,加入猶太復國主義政黨錫安工人黨,成為一名猶太復國主義者。
20歲時,戴維來到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屬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地”,決心用定居的方式來實現猶太復國主義的理想。戴維堅信,希伯來人在希伯來的土地上勞動是猶太民族恢復權利的唯一途徑。艱苦的環境和艱辛的勞動對身體羸弱的戴維是個巨大的挑戰。他后來回憶說:“我發燒和挨餓的時間超過工作的時間。工作、瘧疾和饑餓對我而言都是全新的,也很有趣。畢竟,這就是我來以色列的原因。”
即便在這種條件下,戴維也沒有停止他畢生的愛好:讀書。他在回憶錄里曾經記述了這樣的一件事,一次,他趕著耕牛邊走邊閱讀,因讀書入迷,等他讀完書,再抬起頭,發現那頭耕牛早就到別處吃草去了。正是這樣的毅力和專心致志才為他以后從事猶太復國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0年,本·古里安被錫安工人黨調到耶路撒冷,擔任新創辦的黨刊《團結》雜志的編輯。雜志出版第二期的時候,他才鼓起勇氣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來語名字——本·古里安。
24歲的本·古里安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與一般人復國運動倡導者不同的是,本·古里安是個實干家。開始的時候他希望獲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籍,從而在帝國內部爭取猶太人的權益。為此他學習了土耳其語,刻苦學習法律。為了使自己更像一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公民,他還主動戴上了土耳其式的圓筒帽,留起了土耳其式的胡子。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了他的幻想,由于奧斯曼土耳其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擔心,本·古里安于1915年被驅逐出境。
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對猶太復國主義表示支持,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之家。英軍隨即開始組織猶太軍團。1918年,本·古里安加入軍團,跟隨英軍回到巴勒斯坦。但軍團還未參戰,奧斯曼軍隊就已經潰敗。本·古里安從猶太軍團退役后,從事巴勒斯坦猶太工人聯合的工作。
1921年夏,他當選為猶太工人總工會的書記,并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4年。
1933年,在布拉格舉行的猶太復國主義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本·古里安當選為執委會委員。這次大會被視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史的轉折點。
1935年,本·古里安當選為猶太復國主義執委會主席和猶太代辦處執委會主席,與日后擔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統的哈伊姆·魏茨曼一道成為世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兩巨頭。
1973年,87歲高齡的他辭別人世。可以說正是這樣的一個有著夢想的猶太人締造了以色列,結束了猶太人千年流離失所的狀況。
上一篇:把幫助別人變成習慣
下一篇:把智慧傳授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