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者任他枯,榮者任他榮
有人說,生活就像水沖茶,由濃至淡,由淡至無味,無所謂“好與不好”,只要自己不虛度人生,認(rèn)識到生命煥發(fā)出的意義就可以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從表面上進行簡單的比較,好、壞,完美、不完美都是相對而言。
藥山禪師有兩位弟子,一位叫云巖,一位叫道吾。有一天,藥山在庭院里散步,兩位弟子過來了,藥山指著院子里的一棵長得很茂盛的樹,以及旁邊的一棵枯死了的樹,對道吾說:“這兩棵樹中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榮的好?!?/p>
藥山再問云巖道:“你說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呢?”
云巖答道:“枯的好!”
這時,正好有一個廟里小和尚路過他們的身邊,藥山又以同樣的問題問他道:“你看這兩棵樹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呢?”
小和尚頭也未抬地說:“枯者任他枯,榮者任他榮?!?/p>
藥山說:“說的好!樹榮有榮的道理,樹枯有枯的理由,我們平常所說的事物,都是從常識上去認(rèn)識的,那只是表象而已,而這個小和尚卻能從無分別的事物上去體會事物的無差別性,說得太好了。”
藥山禪師所說的無差別性就是客觀性,即人要保持一顆客觀的心,這樣對人對事的判斷、評價就會公正、公平,就像心中沒有私心,思想中就不會有各種龐雜的想法。
任何事物有其成長的條件,千人千樣,千樹千態(tài)。世界上也沒有完完全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因而,美好與不美好也就是相對而言。當(dāng)然,以欣賞的心情,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人或事物,常常能感受到生命帶來的特殊意義;而以消極的角度、以無所謂的心態(tài)看待事物,即使眼前美景也會視而不見。
一個人的胸懷、氣度、風(fēng)范,可以從其細(xì)微之處表現(xiàn)出來,特別是處變不驚、遇事不亂,才是進入了一種從容淡定的境界。
上一篇:《有舍有得》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檢舉彈劾原因》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