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傾聽對方的意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對所見所聞有自己的判斷和定位,基于人的這種特性,往往很多時候都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更多時候在這些意見和看法中,夾雜著濃厚的主觀情感色彩。這些主觀色彩在與被評論者的感情相一致的時候,就能拉近彼此之間心靈的距離,如果不一致的時候,就會因此而得罪別人。所以,在聆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最好不要表達你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和對方的想法和看法不一致的時候,主觀色彩往往會暴露你的態度和看法。由此可見,不帶感情色彩是掩飾自己的好辦法。那么,在談話的時候,如何才能不帶感情色彩呢?
1.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旁觀者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當對方和我們交流的時候,如果說出的想法和觀點和我們不一致,往往會有一種沖動,那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在對與錯、是與非的判斷過程中,往往會夾雜著每個人的主觀情感。事實上,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不一樣,為什么一定要統一思想呢?為什么一定要說服別人呢?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所以,在聽到別人和自己有不同的意見的時候,不妨一笑而過,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一個旁觀者。當你明白自己是一個旁觀者的時候,你就不會為了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概念和別人爭吵。
2.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亂發評論
很多時候,人總是喜歡炫耀,總是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在聽到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一樣的觀點時,就會指責這個,批評那個。所以在聆聽對方談話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地打斷對方,與之辯論,事實上這是不明智的。這樣做不但讓對方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即使你把對方辯倒了,你贏了,對方也不會服你,相反還會因此而得罪別人。如果你覺得對方的觀點很精彩,那么你可以點頭微笑,表示支持和肯定。如果你覺得對方的觀點有問題,那么你可以給予微笑,并且保持沉默。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便去發表評論,也不要輕易地表達態度。
3.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在與對方交談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聽到自己喜歡和肯定的想法時不歡、不呼、不喜,聽到自己討厭和否定的說法時,不悲、不憤、不怒。每個人都有保持自己想法的權利。即使是錯的,那也是自己的。別人的想法和觀點對與錯,與你沒有多少實際的關系。你別忘記了,自己是一個聆聽者,是一個學習者。你改變不了別人,別人也改變不了你。所以,在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帶有主觀色彩,不要把你的感情流露出來。
4.盡量用中性詞
如果對方發表完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想要征求你的意見時,能不表態盡量不要表態,如果實在推不掉,一定要有所表示,那么說話的時候多用一些中性詞,少用一些帶感情色彩的詞。這樣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不會得罪別人。
上一篇:妙用對比,讓語言表達更鮮明
下一篇:富于感召,引起聽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