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空話,多辦實事
少說空話,多辦實事
《莊子》上曾記載了這樣一則笑話:
莊子生活很清寒,常以編草鞋換取些微錢財來維持生活,這種生活也有難以維持的時候。一次,他的草鞋好久沒賣出去,家中斷炊了。沒辦法,只好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行,我將要得到封地上的賦稅。那時,我借給您300鎰黃金,好嗎?”
莊子憤憤地說:“我昨天在路上聽見大呼救命的聲音,一看,原來東轍里有一條快要干死的鮒魚,便問:‘你叫什么呀?’鮒魚答道:‘我是東海里的臣民,您能給我一升水救救我嗎?’我便說:‘行。我將到南邊去拜訪吳越的大王,請他發西江的大水來救您,好嗎?’鮒魚氣憤地說:‘我失去了經常相伴的水,以至落到這樣的險境。我只要得到一升水就可活命,可您卻說這樣不著邊際的話,還不如早些到干魚市場上去找我!'”
這則故事本來是莊子編出來諷刺意味只說不做的朋友的。光說不做,或者說得多、做得少,不注重落實和結果,這確實是現實中很多人的通病。大多數人都是知之多于行之,沒有主動去實現自己目標的勇氣或者動力,沒有把想法轉變為實際的做法。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的那樣:“我們大多數人都只關注把我們知道的東西劃分到不同的專業領域去,而非竭盡全力去運用知識的力量來應付各種不同的問題。”
想法再完美,如果不去執行,就只是一點價值也沒有的空談。很多時候,有些人在行動,而有些人在空談,這就是踏實的人和輕浮的人之間的區別,同樣,這也是成功的人和平庸的人之間的區別。
CNN的總經理湯姆·約翰遜說,他總是盡量在24小時內回復所有的信件和電話。
那些輕浮的人之所以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只設定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卻很少關心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僅僅是滔滔不絕的空談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行動,是馬上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然而在現實中,“說”代替了“做”的現象存在于很多不夠踏實的人身上。
有兩個朋友,結伴去遙遠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在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遇到了一條風急浪高的河流,而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樂的天堂。
關于如何渡過這條河,兩個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一個建議采伐附近的樹木造成一條木船渡過河去;另一個則認為無論哪種辦法都不可能渡過這條河,與其自尋煩惱和死路,不如等河干了,再輕輕松松地走過去。
于是,建議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樹木,辛苦而積極地制造船只,并學會了游泳;而另一個人則每天躺下休息睡覺,然后到河邊觀察河干了沒有。
直到有一天,已經造好船的朋友準備過河的時候,另一個朋友還在譏笑他很愚蠢。
不過,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氣,臨走前只對他的朋友說了一句話:“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都能成功,但不去做則一定沒有機會獲得成功!”
是的,躺著空談,不如站起來行動!停留在分析和規劃階段,不拿出行動,就永遠達不到目標。相反,若是能夠拿出行動來,你根本不需要通過空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因此,一個踏實厚道的人必定是言出必行、不高談闊論的人。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實際事,是厚道人恪守的生活準則。
須菩提尊者正在山中準備說法,還沒有開始說,忽然從天空中飄灑下來無數的五彩鮮花,還傳來由衷的贊嘆聲。
尊者就問:“誰在空中散花贊嘆啊?為什么贊嘆呢?”
空中傳來渾厚的聲音:“我是梵天天神。尊者的《般若經》說得實在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散花贊嘆。”
尊者反問道:“可是,我還沒有說《般若經》中的一個字呢!你怎么知道好呢?贊嘆又從何說起呢?”
梵天意味深長地回答道:“是的,尊者沒有說,我也沒有聽到。但正是像這樣的不說,才是真正的解說智慧;正是像這樣的無聞,才是真正的理解智慧。”
有時候,不需要用嘴去說,只因為,行動已經作出了真正的解說。
光說不做,是輕浮,是虛偽。一個吐口唾沫就是釘的人,才是真正踏實可信的人。他的言語不是空自絢爛的謊話,必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因此,管好我們的耳朵,不因誘惑的言辭而動搖;擦亮我們的眼睛,讓說到做到的行動來證明。
上一篇:小事不較勁,才有精力成大事
下一篇:盡心盡力便是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