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柴治軍: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柴治軍,女,漢族,1980年7月4日出生,遼寧省昌圖縣人,中共黨員,寧夏軍區政治部正營職干事。2003年從地方大學畢業后,柴治軍從軍入伍來到銀川,多次擔任重大活動現場講解員,自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后,還常到基層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也不忘關愛家人,悉心照顧公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它的綠蔭的?!笨梢哉f,軍人做的就是葉的事業。風平浪靜的日子,他們仍然要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緊握手中的鋼槍;花好月圓的時候,他們依然在萬里海疆守護祖國的安寧;家人團聚的時刻,他們仍舊獨自駐守在某個夜黑風高的港灣……他們將赤誠奉獻給祖國,將愛心奉獻給千萬家,軍人是我們心中真正的不朽英雄。
柴治軍從小就對軍人有著深厚的感情,對綠色的軍營充滿了向往,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穿上軍裝成為一名女軍人。1980年7月出生的柴治軍,是遼寧省昌圖縣人。2003年,柴治軍從地方大學畢業后,懷揣著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夢想,從軍入伍來到寧夏銀川,如愿成為一名女軍人。雖然與夢想中的手握鋼槍守衛邊疆不一樣,但是,在和平時期,宣傳普及國防知識,輔導輔助基層官兵,柴治軍的工作更瑣碎,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入伍后,她先后在寧夏軍區給水工程團、寧夏軍區政治部等單位工作,擔任過副連職、正連職教員,連隊指導員,副營職、正營職干事等職。作為共產黨員,多年來她在平凡的崗位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始終以一名合格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常年擔任團史館、軍史館解說員,累計為部隊官兵和寧夏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院校、地方團體等六萬余人進行解說,普及國防知識,成為黨史軍史的宣傳者、傳播者。多次擔任原蘭州軍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軍區舉行的重大活動現場講解員,以專業水準圓滿完成任務,受到各級首長、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表揚。被所在單位表彰為優秀機關干部,先后三次獲得嘉獎。
始終心系基層官兵的柴治軍,自學取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后,又到專業院校進行系統學習。學成歸來后,她時常到連隊和基層官兵聊天、嘮家常,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為官兵們排憂解難。在一次隨機心理測試中,她發現連隊有一名戰士抑郁程度偏重,她及時找來連隊干部了解情況,得知這名戰士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內向、靦腆但自尊心很強,心理負擔重。了解情況后,她以偶遇的方式接近這名戰士,和他聊天,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干預,慢慢地打開了他的心扉。這名戰士復員回家后還特意給柴治軍寄來了家里自產的核桃表達謝意。助人為樂是一直刻在柴治軍骨子里的優秀品質,原單位一名已經退伍四年的戰士家庭遇到了困難,她也主動捐款表達心意。
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柴治軍也不忘對家人的關愛??紤]到丈夫是獨生子,公公婆婆年紀越來越大,2010年,柴治軍主動將遠在吉林長春的公婆接到銀川和他們同住,以方便照顧。2011年,婆婆不慎將腳扭傷,柴治軍忙前忙后照料,陪婆婆去醫院檢查、換藥。幾年的共同生活,她們早已親如母女。2013年,考慮到公婆年紀大,爬樓不方便,她把閱海萬家帶電梯的新房子讓給公婆住。每周都過去陪老人吃頓飯,聊聊天。兒子八歲,上三年級,柴治軍平時在部隊工作任務重,無暇照顧兒子,公公婆婆和丈夫毫無怨言地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全力支持柴治軍的工作。有幾次她擔負重大活動的解說任務,連續兩三周都不回家,丈夫單位工作也經常加班,年近七十的公公婆婆從不打電話打擾他們的工作,盡心盡力地帶好孩子。為了能夠輔導孩子,公婆還專門開始學英語。孩子聰明懂事,勤學好問,學習成績在班里也名列前茅,被表彰為優秀少先隊員。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軍人柴治軍的背后,有一個為她默默奉獻的家庭??此破椒驳墓适?,實則蘊含著妻子對家庭的關愛和對公婆、丈夫及兒子深厚的感情。這樣的和諧家庭,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上一篇:《風雨同舟路,相依相伴行》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從“祖訓”“家訓”等反思今天的家庭教育》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