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吝嗇一句“謝謝”
不要吝嗇一句“謝謝”
有兩個人在去往西天極樂世界朝佛的路上迷路了。于是,他們便去問佛祖。佛祖感懷他們的誠心,便來見這兩個人。
等佛祖到來的時候,兩個人正好已經餓了。于是,佛祖就給了他們各一碗飯,先讓他們吃飽了肚子,才有力氣去西天。
其中一個人無動于衷地接過食物,仿佛那些食物就是他應該得到的一樣。而另一個人接過食物后,感激連連,連聲向佛祖致謝。
等兩人都吃完飯后,佛祖拉起那個道謝的人便要帶他去極樂世界。這時,無動于衷的人見了,很不服氣,大聲嚷嚷道:“你為什么厚此薄彼,實在太不公平了!”
聽了他的話,佛祖微微一笑說:“不公平嗎,我覺得很公平,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資格去那里?!?/p>
“為什么?”那個人氣鼓鼓地問。
“因為你連一句‘謝謝’都不會說。”
“我不就是忘了說聲‘謝謝’嗎,至于有這么大的差別嗎!”
佛祖垂下了臉,正聲說道:“你不是忘了說‘謝謝’,而是你根本就沒有一顆知恩圖報的心。一個連口頭道謝都會的人,怎么指望他心里感恩?對不起,我不能帶你上西天?!?/p>
說完,佛祖就帶著道謝的那個人騰云走了。
著名心理學家美國人威廉·詹姆斯,在著書期間生病住院。那個時候,有位朋友送給他一束花和寫著感謝的卡片,詹姆斯博士在回函中寫道:“人性最深處——渴望被人感謝?!?/p>
你真誠地感激別人,就會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但是,往往有許多人存在這樣的心理:對方幫助自己,如果幫到忙了,理所當然要感謝對方。如果沒幫到忙,甚至幫了倒忙,就認為不必感謝對方了,更有甚者還埋怨對方。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對方沒有幫你把事情辦好,他也可能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沒有幫到忙,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而不是他的原因。因此,這種情況下你仍然要感謝對方。
常言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庇腥藥湍?,純粹是出于一片好心,所以,不管對方是不是最后真的幫到了你,你都要感謝他們。這既是你感恩圖報心的體現,同時,也為了以后能夠繼續得到對方的幫助,畢竟人際關系不是一錘子買賣,可能這次由于種種原因對方沒有真正幫到你,但說不定下次他能在其他事情上幫你。如果你認為反正對方這次沒幫到你,那就沒有必要去感謝他了,好像無功就不應當受祿,不值得去感謝,對方就會認為你這個人沒有人情味,以后就不太可能幫助你了。
有一個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春節時準備回老家過年,但他臨時有任務必須加班,抽不出時間提前去買火車票,于是把此事托付給一個好朋友。
朋友聽后馬上跑到火車站,辛辛苦苦排了幾個小時的隊,由于春節期間車票緊張,輪到他時,火車票已經賣完了,于是朋友無功而返。年輕人聽說后心里很不高興,不但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還給了朋友一個難看的臉色。
朋友排了幾個小時的隊,雖然沒買到車票,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卻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聽到,相反還被人埋怨,于是非常生氣,一句話也沒說就走了。
遭受年輕人的如此待遇,那位朋友難以忍受。從此以后,年輕人就失去了這位朋友,他永遠不可能再期待這位朋友為自己辦事了。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但是對于一個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高手來說,即便朋友沒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也要感謝對方。這樣不僅維系了友誼,也為以后的交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福特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也是幫助他創建標準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與福特合資經商,因福特投資失誤而慘遭失敗,損失巨大,于是,福特心中很不安。
有一天,福特走在路上,正巧發現洛克菲勒與其他兩位先生走在他后面,他覺得沒臉回頭,假裝沒有看見他們,一直低頭往前走。可就在這個時候,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著說:“我們剛才正在談有關你的事情?!备L啬樢患t,以為洛克菲勒要責怪他,于是他說:“太對不起了,那實在是一次極大的損失,我們損失了……”想不到洛克菲勒若無其事地回答道:“啊,我們能做到那樣已經難能可貴了。這全靠你處理得當,讓我們保存了剩余的60%,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謝謝你!”洛克菲勒沒有因為福特沒把事情辦好而去埋怨他,相反,還找出一堆贊美和感謝的理由,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此后,福特努力做事,不僅為洛克菲勒挽回了損失,還為公司賺了不少錢。
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為人不要太苛求,而要懂得寬容。只要對方為幫助你,無論最后是否真的幫上了忙,你都應向對方表示一定的感謝,這無疑會給幫助你的人以信心和鼓勵,使得兩人的感情更為融洽,也為對方下一次為幫助你預留了感情資本。
不要以為“謝謝你”只是一句客套話,日常生活中一旦少了它,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與他人的良好關系也會大受影響。所以,無論事大事小,你一定要時時刻刻把“謝謝你”掛在嘴邊。
上一篇:不必攬功,因為功勞推不掉
下一篇:不要相信“零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