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瘦用心血寫詩
唐朝著名青年詩人李賀,他父親李晉肅是一個低級小官,但很重視家庭教育。在李賀4歲時,就教他讀書識字;5歲時,又給他講解詩文。李賀聰明早慧,又肯認真學習,所以進步很快,7歲就能寫詩。
李賀在青少年時期就寫下許多優秀詩篇,有一本叫《唐詩品匯》的書稱他是“天縱奇才”,似乎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其實,李賀的詩是他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
李賀從少年時代起就把全部心力傾注于詩歌創作。為了搜集創作素材,他經常吃過早飯就出門,騎上一匹瘦馬,背著一只舊錦囊,外出游歷,觀察生活。
每當他觸景生情,偶有所得時,便立即把涌入腦中的詩句記在紙條上,然后投入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那些記有零星詩句的紙條一一掏出來,對著昏暗的油燈,進行加工整理。
他總是精心構思,反復琢磨,然后磨墨鋪紙,寫成一首首新奇瑰麗的詩篇。其母見他錦囊里竟有那么多紙條,總是埋怨說:“這孩子要把心都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從小身體瘦弱,母親怕他累出病來,禁止他再這樣嘔心寫詩。李賀總是笑著勸慰說:“母親放心,孩兒不會累病的。”吃過晚飯,他回到房里,又繼續寫詩了。
李賀在《長歌續短歌》中寫道:“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發。”為了寫詩,衣襟磨破了,少年頭發白了,這是他辛勤從事創作的寫照。
由于他平時注意深入實際觀察生活,認真積累素材,所以他的詩構思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奇麗,色彩濃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他的詩句如“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毛主席在《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中曾指出“李賀詩很值得一讀”。
李賀的父親死得早,家庭情況困窘。因為他父親名叫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為避父諱,李賀不能參加進士考試,只做過奉禮郎那樣的小官。
他一生抑郁不得志,才活了短短27歲,卻為后世留下233首詩歌,其中大多是名篇佳作。他的詩在藝術上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具有浪漫主義色彩。著有《昌谷集》。
上一篇:李密牛角掛書
下一篇:柳璨燃葉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