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文化素養,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之一。
有沒有文化素養,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如何的外在表現。
文化素養是一個人在學術水平、文化藝術、興趣愛好、氣質風度、禮儀教養等方面逐漸養成的行為特點。
具有文化素養的人,表現為在行為舉止、談話辦事方面展現出的一種高雅從容的精神氣質;在琴棋書畫、歌舞禮樂方面有著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長。
文化素養的高低,是區分人的品位高低的標志。
假如一個人除了勞作、吃飯、睡覺,再無別的愛好,那就近乎一種動物式的生活了。人,畢竟是高級動物,人應該有更高級的精神享受和更文明的行為舉止。于是,養成較高的文化素養,就成為一個人追求高質量人生的必修課。
爺爺曾經是一個文化工作者,曾從事過文化藝術工作,深切體會到文化藝術活動、文化藝術成果,能給一個人帶來思想上深刻的啟迪和精神上巨大的快慰。
爺爺希望孫孫從小就有意識地養成自己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才能,培養對文化藝術的鑒賞力,逐漸養成自己高層次的文化素養。
第一,要勤奮好學,博覽經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爸翗窡o如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人不學不知義”,“能讀書,才必博,能養氣,量必宏”,這些古人的經驗,都強調了讀書的必要性。因為爺爺對讀書已有專述,這里不多贅述。
第二,一定要會寫文章。寫文章是對所學知識的最好整合,是對思維、語言、觀察力、思考力、聯想力、創造力的綜合訓練,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式。而且,寫作會“逼迫”一個人隨時進入思考狀態,能使人思維精確。通過寫文章,可以提煉生活,透視生活本質,使自己對人生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寫作雖然是一件辛苦的事,也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弊x和寫是緊密相連的,為文者,一定要熟誦《聲律啟蒙》。爺爺是二十多歲在生產隊勞動時,偶然從朋友處發現殘缺不全的《笠翁對韻》,如獲至寶,懇請人家借來抄錄。讀的多了,寫的多了,也會找到一定的創作規律,或詩或文,寫起來洋洋灑灑,思如泉涌,大筆一揮,文不加點,恣意縱橫,“磨墨直傾東海水,放筆能寫青天容”,何其愜意、豪放!
寫作有天賦成分,但關鍵在勤奮?!坝x生來驚人語,必須真下苦功夫”。經過苦心磨煉,寫多了,慢慢就入門了。一旦捅破了寫作這層窗戶紙,就一點神秘、畏懼感都沒有了。
要想寫出好文章,還必須有豐厚的生活積累,有對生活的感悟力。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即文章之勢,不在于駕馭文字的功夫,而在于為文者的見地、胸懷和氣度。鴻鵠一飛,便有千里之志,胸懷大氣度,方能寫出雷霆萬鈞、氣勢磅礴的文章?!安偾髸月暎^千劍而后識器”(劉勰語),閱歷和對生活的洞察力至關重要。必須心中有大氣度、大格局,有境界,有見地,否則,“文字”便是無源之水。正所謂“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寫作的基礎,是人格、內美的修煉。寫作功底,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寫一手好文章,不但是人生一種重要能力,也會增加一個人的個性魅力,更是文化素養的核心要素。
“行文載道,作字揚光”,爺爺曾經寫過十六句人生箴言,那是爺爺對人生深入思考的結果,是對高素質人生品格的概括,不妨抄錄如下,供你慢慢體悟——
厚仁者無憂
智深者不惑
大勇者知懼
懷義者得眾
慈善者感恩
懂忍者常安
曠達者能容
情躁者有禍
和合者聚財
誠信者致遠
自尊者人敬
自勝者必強
勤勉者樂業
知止者少累
性癡者藝良
淡泊者長壽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語)。爺爺為你寫的這篇“家訓”,在有些人看來,不過就是一番家常話罷了,沒有什么精彩之處。其實,爺爺崇尚為文要平實質樸、通俗易懂、觀點鮮明,反對賣弄文筆、故作高深,這也是爺爺幾十年“修煉”得到的感悟呀!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講過“文約為美”,“文以辨潔為能”。啟功先生有聯“行文簡淺顯;做事誠平恒”,這正是爺爺努力要達到的境界!
但是,爺爺也不認為給你的“家訓”就一點文采沒有,行文中我力求文思若平原牧馬,散而有束;筆勢效高山瀉瀑,暢而能達;語言求真水無香,俗而見真,你在閱讀時是可以品味到的。至于爺爺的“家訓”有些地方寫得細瑣,甚至有重復,那是因為期望你能在更小的時候讀得懂,記得住,如果到你四五十歲才讀得懂,就太晚了!當然,如果爺爺把內容“嚼”得太碎,你“吃”得會沒滋味,因此,爺爺在篇章中也故意留一些“深奧”的地方,供你慢慢體悟。闊闊,你理解爺爺的苦心嗎?
文章的優劣,不僅取決于文字是否優美,更應強調通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得到那“力透紙背”的濃烈情感和暢達的思緒,能感染和激勵讀者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古人云“書出于無意乃佳”,放下“刻意為文”的架子,如平時說話一般娓娓道來,“天然去雕飾”,這是寫作入門的“訣竅”?。?/p>
闊闊長大學習寫作文,可以借鑒爺爺的經驗。
第三,要有一個好口才。談話可以使人機敏。你看戰國時期的蘇秦,憑一副好口才,在各國之間游刃有余,曾掛六國相印。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觸龍說趙太后、諸葛亮舌戰群儒、張松反難楊修、風流才子紀曉嵐等故事,舉不勝舉,都是憑一副好口才而名垂千古??诓?,口才,張口就要表現出自己的才干才行。
天生口齒伶俐,還要言之有物,有見地、有思想、有創意,出語不凡。特別是在緊要情況下的語言應變能力,更能彰顯人格魅力。爺爺從博客中為你收藏逾千篇的好文章,其中有周恩來總理在國際交往時表現非凡口才的故事,孫孫不可不看。
如果口若懸河,卻空洞無物,甚至粗俗、丑陋,謬誤百出,則還不如沒口才的人了。好口才,可以讓人羨慕,增添人的交際魅力,提升人的品格。朋友聚會,難免敘舊,你會發現,很快那個口才好的人會成為場面上的焦點人物。如果在會議上討論什么問題,口才好又有見地的人,很快會得到大家的器重和擁戴。但是,千萬不要淺薄地賣弄“口才”,更不要尖酸刻薄,出口傷人?!皞闹Z,毒于陰冰”啊!口才,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是文化素養的核心要素之一。
第四,要寫一手好字。中國的漢字,雖然復雜,卻姿態奇逸,流美生輝。信筆寫來,挽橫引縱,緩按急挑,奔則驚雷激電,頓則懸流注壑,似奇反正,若斷還連,左牽右繞,漪瀾成文,或俊朗飄逸,或端莊秀美,或剛健遒勁,或樸拙渾厚,“形立而勢奔,意足而奇溢”,可謂字里生金,行間玉潤,波瀾推蕩,各得玄妙,實乃真正的藝術品。
會寫字的人多,但技法易得,筆理難求,要寫好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字是人的“第二儀表”,人群中一出手,字寫得漂亮,立即會讓大家羨慕。字寫得如何,其實反映著人格內美的修煉程度。披封睹跡,字如其人。南懷瑾在《書議》中說:“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字,覽之即了然。”即書法既有本身的力量和神采,又蘊含著治書者的豐富感情和深厚的人生積淀。古人云“心正則筆正”,字寫得瀟灑、大氣、雄渾、舒展,人的性格也一定豪放、仗義,字寫得怪里怪氣、摳摳搜搜,人的性格往往怪僻,難以相處。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書之相,旋折進退,威儀神采,筆隨意發,既形之心也?!奔粗v書法與人的秉性、心情是相通的??梢?,寫字與修身是相伴終身的一種歷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想寫好字,必須在師承前人遺澤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會有新建樹。爺爺不是書家,不得技法之要,不敢妄論,有待孫孫長大向大師請教。
讓爺爺擔心的是,計算機的應用,讓許許多多孩子不會寫漢字,許多大學生的字像一二年級小學生寫的。中國人寫不好中國字,實在遺憾。
有時,寫字也是一種天賦,字好壞不在書念得多少。在咱家,你上四代老人,字都可以。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爺爺每年春節都要給鄉鄰寫春聯,我則在旁邊幫著磨墨。你太爺八十多歲時,還每天練習默寫唐詩,我特意給你留下許多篇,讓你長大后看。你爸爸的字也很好,他小學時字寫得非常工整勻稱,有發展潛力,可惜沒堅持。從基因上看,闊闊你會有寫字的天賦,但是,“文經百讀初明意,字歷千書始見功”,還必須肯下苦功夫,才會有一筆好字。
第五,要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力,學會一兩樣琴棋書畫的技能。藝術是精神、智慧的結晶,藝術有助于人的內在心靈的成長和發展。藝術素養也是人際交往的名片。群體活動時,有的人十分活躍,或演奏樂器,或表演歌舞,或臨場作畫,或現場書法獻技,多才多藝,這自然會贏得大家的喜愛。而從享受人生的角度看,這樣的人也生活得十分快樂。
“情靈自高遠,浮物任飛沉”,“堂前花滿樹,硯中墨盈香”,“滿目云山俱是樂,一毫榮辱不須驚”,何其暢達、雅致!
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說過:“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彼J為美育教育是進行世界觀教育最重要的途徑。一個人如果具有高雅而富有創造性意義的個人情趣,他的天賦就會得到激發,他的生活就會豐富多彩,就會擺脫平日乏味的困擾,就會給身心帶來舒適和愉悅,就會有機會欣賞和創造美,就會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錢學森、袁隆平等,都喜歡音樂,他們是把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孫孫從小對音樂就很敏感,大人沒有特意教就會跟著電視唱歌。你兩三歲時,常常自己信口哼出旋律,竟然很像那么回事。爺爺希望孫孫能在音樂方面有自己的愛好。
爺爺當主抓業務的文化館館長時,經常要審閱刊物小樣,審看美術展覽作品,研究文藝節目,欣賞歌舞演出。為了更好地具備鑒賞品評能力,爺爺讀《文心雕龍》,讀《詩品》,讀《美術史》、《美學》、《戲劇史》,專業論文等理論文章,這對提高爺爺的綜合鑒賞能力十分有益,也為后來從事各項工作、享受文藝精品,奠定了基礎。而且,通過文藝美術等活動,結交了一些書畫界、文藝界的朋友,不僅擴展了人脈,更有利于從這些真正的文化人身上得到藝術熏陶。
闊闊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不僅自己能鐘情藝術,還要結交一些有品位的文化界的朋友,正所謂“近朱者赤”,你會從他們身上體悟到很多在別處體悟不到的東西。
第六,在交際、禮儀、行為居所等方面,也時時體現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舉個簡單的例子:請朋友吃飯時,約好時間地點,主人應提前到達,在門前迎候。有新朋友光臨,應主動趨前握手,自我介紹,表示歡迎。入宴應讓客人先行,入座應讓客人中的長輩先入座。應先給主賓斟酒,主賓不動筷子、不舉杯,自己不要自行先吃。別人講話時要停筷子,看著對方的眼睛,表示認真聆聽,自己不隨意打斷,自己必要插話后,表示致歉。凡此等等,看似極平常的舉止,卻反映著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比如一個人辦公室或家里,應當布置得高雅、有書卷氣,畫軸、書柜、蘭竹、古董,均不可缺?!笆晨梢詿o肉,居不可無竹?!杯h境的格調,也反映著主人的興趣、愛好和欣賞品位。爺爺在年輕的時候就向往有個自己的書房,然而為生計奔波,日子拮據,直到五十多歲,才有了自己的一塊天地。躲在一隅,展開書卷,醉心大千世界,神馳古今中外,探精索微,物我皆忘,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愜意?!八苄缘瓰槲嵊?,竹解心虛即我師?!倍约旱奈幕仞B,正是在這種時候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強化和提升。
爺爺沒有什么浮財可以留給你,那些書,那個書房,就算爺爺留給你的遺產吧。思無定契,理有恒存。希望你能珍惜這些書,并不斷充實它,繼承爺爺“喜歡讀書”的品質。
未出土時先有節 已凌云處仍虛心
年輕人愛美,無可厚非。但是,爺爺不喜歡在衣著上追求奢華,以得體整潔為好。不喜歡濃妝艷抹、珠光寶氣,提倡“里”仁為美(指心靈美),以恬淡為宜。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是教養,如果缺乏教養,則無論他怎么打扮,也不能掩飾其本質上的丑陋。“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闭嬲兴枷氲娜?,絕不會刻意追求外表的粉飾。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包裝”決定的,關鍵看有沒有內涵,有沒有“文化”。得體的舉止,爽朗的笑聲,洋溢著快樂的面孔,自信與從容,是一個人有較高文化修養的體現。
社會上有多少人挖空心思,極盡打扮之能事,卻胸無點墨,言語粗俗,舉止猥瑣,豈不滑稽?
一個空面袋子,是無法挺立起來的,只有裝滿了糧食,才會豐滿、厚重且挺直。人也一樣,沒有知識,就是一個“立不住的空袋子”,只有裝滿知識,才會成為一個站得起、立得直的人。
以上啰唆的這些,過二十年、三十年,或許有的會不合時宜,但是,無論社會怎樣變遷,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養,是一個人深厚的知識積淀、長期的約束養成、綜合素質的自然表現所形成的特殊氣質;是以思想深刻、知識廣博、心靈純凈、胸懷豁達、技藝創新為前提的。
希望孫孫能了解并重視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青少年開始,為一生高品位的生活、為一生高素質的養成,作出努力。
上一篇:教訓的價值
下一篇:雜說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