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就要專心投入
春秋時期,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對一個名叫師曠的著名樂師說:“我已經是70歲的人了,再想學習恐怕太晚了吧?”
師曠是個聰明人,他故意問:“晚了?那為什么不趕快把蠟燭點起來?”
晉平公認為師曠很不禮貌,生氣地說:“我跟你講正經事,你怎么能開玩笑?”
師曠認真地對他說:“我聽人家說過,少年時期就刻苦好學的人,好像早晨的太陽前途無量;壯年時期開始刻苦學習的人,好像是烈日當空,雖然只有半天,可是銳氣正盛;老年時期才開始刻苦學習的人,好像是蠟燭的光,雖然遠遠比不上太陽,但是比在黑暗中瞎碰亂撞可要好上很多倍啊!”
晉平公聽了,連連點頭稱是。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晉平公到了老年仍想學習。被喻為八九點鐘的太陽的你,難道不應該更加努力自主地學習嗎?
明朝有個大畫家,名叫王冕,他最擅長畫荷花。許多人為了要獲得他的荷花圖,都不辭辛苦從老遠的地方趕來。王冕雖然很有名,但是,小時候卻很貧困,只好白天替人放牛,晚上自己自修。
有一天,王冕在湖邊放牛時,忽然下起了一陣雨。一會兒雨停了,湖里的荷花和荷葉被雨水沖洗得非常干凈。王冕看了非常喜愛,便想把這景象畫下來。
于是,王冕趕緊用身上的一點兒零用錢買了紙和筆來開始作畫。起初當然畫得不怎么好,可是王冕并不氣餒,仍然不停地畫,最后終于越畫越像,就跟真的一樣。王冕把荷花畫拿去賣,賣的錢拿回家孝敬母親。
王冕因為荷花畫得很好,許多人爭著要買,他的生活便因此漸漸好轉,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時他的名聲也漸漸遠播,終于成為一個舉國聞名的大畫家。
學任何東西都不可能馬上就學會。只有專心投入,才能取得出色的成績。
上一篇:孟母三遷教子
下一篇:學做第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