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不丟人
周末回家,和母親一起翻看家中相冊的老照片。
泛黃的相片,記錄下了母親年輕時的身影和我的童年時光。在感慨時光飛逝的悵然若失的嘆息聲中,在相集里竟然發現了一張母親的近照,這是一張半身照,照片放大得有些夸張。看到我疑惑的眼神,母親笑著說:“這張照片是我專門放大的。”
“為什么放這么大?”我依然有些發蒙。
“你看這張照片照得怎么樣?”母親依然微笑著。
“挺好的,人顯得很精神!”
母親拿起了這張照片,說道:“等我去世后,它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我打斷了母親的話:“說什么呢?您的身體還很好!”
“人一出生,就免不了會老、會病、會死,有什么好忌諱的。”母親的口氣顯得很豁達。
仔細一想,母親已近八十高齡了。這樣的年齡,按道理,應該早就看淡生死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我最了解母親,她是很怕死的。她過去的同事有患了腦溢血住院的,得知此事后,她的情緒要低落好幾天,每天測量血壓的次數也明顯增多;她過去的老同學有得了糖尿病的,母親會催著我帶她去醫院查血糖,血糖確定正常,她還是不放心,以后但凡有甜味的食物,她是丁點兒不沾;有老朋友去世,參加完追悼會回來,母親會長時間待在家里,不愿出門,怎么開導她,都無濟于事。所以一般情況下,她身邊的親人都不向她傳遞一些負面的悲傷信息,免得惹得她心緒不寧、郁郁寡歡。但我們不在她面前提一切或病或死的訊息,她反倒在子女面前常常提及,不是她不在乎,反而是因為太害怕、太在乎,才靠說出來來驅除內心對死亡的恐懼。
母親一生操勞,幾乎沒有看到她有空閑的時候,總是在干一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不能及的活兒。愛勞動的母親,更愛她的子孫。她的心中裝滿了對家人的愛,幾乎沒留一點兒愛自己的空間。母親真的是怕死,因為她太牽掛自己的親人。她不想與生命中的至愛陰陽相隔。母親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傷痛,再苦再難的日子,她都熬過來了。所以說,死亡的陣痛對于她來說,其實不算什么。
人總有一死,平凡的人只能類如鴻毛。在預知自己大限將至時,沒有絲毫恐懼感的人,是不存在的。怕死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再也不能與自己的親友相伴,而死亡對于每一個生者都是未知的。因為未知,所以產生害怕心理,難道不很正常嗎?如果不害怕死亡,才真正令人匪夷所思了?
螻蟻尚且偷生,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些觀點印證了死是走一趟鬼門關。這一關,其實看起來并不像想象的那樣難過。前仆后繼那么多人都過關成功,生命歸于平寂。生命就是花開花落的過程,花開時的綻放,花謝時的墜落,墜落有多痛苦?飄逸、悲戚,仿佛流星,從來時的驚艷再歸于消失的平淡。
上一篇:怕打針的男人
下一篇:悄悄地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