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總與有心人同在
做一個坦誠的人,像一棵樹,一半穩穩地扎根在泥土中,一半挺立,在空中輕舞飛揚。樹有樹的姿態,人有人的品格。坦誠,是出自對名聲的珍惜,是對內心寧靜的渴求。
清朝時,山西祁縣出了一位名噪天下的儒商——人稱“亮財主”的喬致庸。他出生在一個商賈世家,從小父母雙亡,由長兄撫養長大。喬致庸本是個文雅尚儒的讀書人,不幸少年時長兄病故,復興喬氏家族生意的重擔落到了他的肩上。
當時,受戰亂影響,喬家的茶絲生意受到重創,幾乎面臨破產的邊緣。喬致庸的長兄也是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才一病不起的。喬致庸接管喬家生意后,喬氏家族的事業卻在戰亂動蕩的年代一反常態,蒸蒸日上。到了清末,喬氏家族已經在中國各地擁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數千萬兩白銀。
喬家生意之所以能逆轉直上、激流勇進,靠的不是投機取巧、奔走鉆營,而是一個“信”字。信,就是誠信與坦誠。喬致庸待人隨和,講求誠信為本、以德經商。作為一個生意人,“信”“義”“利”三字當中,卻是“信”字當首,“義”次之,“利”則被放在了最后。“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十六字,是喬致庸一生恪守的經商術。
喬氏家族在包頭開有一家復盛西鋪,這是一家主營糧油的大商號。有一次,復盛油坊向山西運送一批胡麻油,一個伙計想從中貪利,偷偷在油中摻了假。這樣的舉動在當時的生意場上不算稀奇,商家們在米面糧油上做手腳、缺斤少兩的事情屢見不鮮。可復盛西鋪的掌柜知道此事后,不僅將伙計嚴厲地訓斥了一頓,還將所有摻假的油都倒了,換回了貨真價實的胡麻油。此一舉動讓喬家生意蒙受了不少損失。可喬家守信的美名卻得到了遠揚,還因此贏得了更多的商戶。
“信”不僅是坦誠與誠信,更有“信義”包含其中。喬家下屬商號通和店,可謂包頭糧油米面行中的一霸,由于它從來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深得客戶信賴,生意十分興隆。到了一年的年關,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小民,都來店里購買過年的糧油,店里的生意更是繁忙異常。
每逢這時,為了讓窮困人家也能吃上好米好面,通和店常常把一些上等米面摻到普通米面當中,并按普通米面的價格賣給窮人。窮人對喬家的仁厚與誠信十分感恩戴德,日后也漸漸成了喬家商鋪的常客。
憑著這樣的信義,喬家生意在商場博弈中穩操勝券,日漸興隆。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喬家因“信”而立,最后卻同樣因“信”而敗。
那時已是20世紀30年代,恰逢中原大亂、經濟衰退的大趨勢,國內出現了巨大的金融危機,當時,晉鈔大大貶值,它與新幣之間的兌換比值大約到了250000比1的程度。如果當時對所有儲戶都用晉鈔而非新幣支付,已然奄奄一息的大德通票號完全可以利用晉鈔和新幣之間的差價大賺一筆,從而贏得翻身的機會。但喬致庸的后人放棄了最后的機會,毅然做出了收晉鈔、支新幣的決定。
這個時候,若換成別人,很可能為一己私利干出損人利己的事,事后仍辯稱“不知情”“不得已而為之”,以博取世人的同情和原諒。然而,圓滿的謊言也許騙得了世人,卻永遠也騙不了自己;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是謊言終會浮出水面,是惡行,即便得了好處,也不會心安。
喬家的子孫深諳此道,他們明白,一個家族也好,一個人也罷,終究不是那日月星辰可以永恒,由興盛走向衰亡,是必然的命運,只是遲早的問題。茍且偷生,招致的是自己心中的不安,是千秋萬代的罵名;而坦誠而活,為信義而亡,卻可以守住一世英名。
一個家族是這樣,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磊落者自光明,坦誠者自正大。生活中,一旦利和義發生了沖突,你是選擇違背自己的良心,偷偷摸摸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還是選擇坦誠面對、坦率處之?
有一家民營企業,要從兩名現任經理中選出一個合適人選擔任公司總監。這兩名候選人,一位是外聯部經理晨輝,一位是設計部經理浩然,由于兩人平時的業績都十分突出,在公司的人緣也相當好,在實力上可謂不相上下、難分勝負,公司董事會決定采用讓全體員工民主選舉的方式來裁定。
晨輝十分渴望坐上總監的位置,當他得知要民選后,立即開始暗箱操作,一邊積極討好員工,一邊暗中散播謠言,說一些有意貶損浩然的話。晨輝所做的一切,浩然都看在眼里,但他沒有向上級揭發,也沒有暗中與之對抗,而是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因為,他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是謠言總會消除。
到了選舉那天,晨輝和浩然的選票競爭十分激烈。三輪下來,兩個人每一輪都打成平手,誰也沒有占絕對優勢,這讓主持選舉的人十分為難。這時,晨輝主動走上演講臺,當著所有領導和員工的面,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作為外聯部的負責人,能言善辯是晨輝的特長,他滔滔不絕,從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表現,這幾年的功勞成果,一直講到對公司未來的藍圖規劃和美好憧憬,講得臺下一片嘖嘖稱贊,掌聲如雷。
晨輝十分會說話,他巧妙地夸耀了自己的功勞,又用巧妙的言辭,有意夸大了浩然在工作上的失誤和不足,把責任都推卸到浩然身上。
浩然十分明白晨輝的心思,但他不想爭名爭利,也不想當著所有人的面跟晨輝爭功或當場為自己辯白。他走上演講臺,不卑不亢,心平氣和地說道:“這幾年來,我雖然做出了一些小成績,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想,是錐子總會露出尖角,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每個同事的票代表著他們對我的打分,那從今天的情況看,還有一半同事不認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只夠打50分。所以,我想繼續留在設計部磨礪……”
后來,晨輝當上了公司總監,浩然依然留在設計部當經理,工作上兢兢業業,對晨輝的工作也十分支持。
一次,晨輝找浩然談話,問他當時為什么要把總監的職位讓給他。浩然回答:“你當了總監,公司員工可以齊心協力朝一個方向努力;而如果是我當了總監,情況也許就不會這樣。我這樣做,對大家都好。”言下之意是,如果浩然當了總監,晨輝肯定會耿耿于懷,不積極配合他的工作,這樣,對誰也沒有好處。
晨輝聽出了浩然的弦外之音,心中十分羞愧。
浩然雖然沒有得到升遷,卻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而晨輝雖然當上了總監,卻一點也不光彩。
心靈感悟
坦誠,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格,是一種智慧。坦誠的人,不必偷偷摸摸、藏藏掖掖;坦誠的人,不用苦思冥想無數的理由和謊言,來掩飾自己不光明的言行。坦誠者,心自光明,生自坦然。
上一篇:喚醒心中的巨人
下一篇:如果線斷了,就撒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