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處之,走彎路是人生常態
大文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縱觀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遇到很多事,走過很多路。即便土豪如和珅,聰慧如司馬光,智謀如諸葛亮,我想,他們都不敢說自己從未走過彎路。走彎路是人生常態,我們沒有必要悲觀失望、長吁短嘆、停滯不前,而應泰然處之,最終必能柳暗花明!
著名佛學院的一位禪師曾經跟弟子們探討過一個問題。
他拿來一張地圖,打開并詢問眾人:“你們看這地圖上的河流都看到了什么?”弟子們觀后回答:“河流有大小之分,卻都是彎的。”禪師又問:“為什么河流都是彎的呢?”弟子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在有限的空間里,彎彎曲曲的路線可以保證河流擁有最大的容量與流量,這樣當雨量增多時,河流就不會水滿為患導致決堤;又有的說彎曲的河流比直線河流更長,流程更長的河流單位河段的流量會小,這樣對河床的沖擊力就會更小,可以對河床形成一定的保護,利于河流更長久地發展壯大。“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禪師說,“但你們并未說到本質,究其根本,走彎路是自然形成的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礙,無法逾越之時只能繞道而行,不斷向前,最后才能到達大海,以保川流不息,而直路的最后結果只能是一潭死水!”弟子們心有所悟:人生路上遇到的坎坷正如河流行進途中遇到的諸多障礙,直闖不過,不如換個方法,甘于走些彎路,另辟蹊徑,最終總能到達夢想的海洋。禪師又問:“河流的生命是無限的,有足夠長的時間與空間去肆意成長。而人類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如果遇到一點挫折就繞路,縱然長命百歲,最終到達彼岸,等到英雄遲暮,回顧一生的時候,會否唏噓?”弟子們全都陷入沉思。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也正因此,人的本能總是走直線。但直線并不等于捷徑,彎路并不等于歧路。成功路上,或許由于寂寞,或許由于孤獨,總是會有很多看似美好的捷徑與直路,當你經受不住誘惑,欣然往之,最終才會發現不過海市蜃樓,水中撈月!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認為自己走的是直線而不顧一切奮勇向前。殊不知,你眼中的直線或許正是“過來人”的彎路,而路到底是直是彎,標準卻因人而異。猶如登山,有人喜歡筆直的階梯拾級而上,有人卻喜歡林間的小道,一路的風景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獲。因而,走的是直路彎路并不要緊,要緊的是走路時的心態。
世界上沒有絕對一成不變的事物,即使是真理,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也告訴我們:真理是辯證的,具有階段性。十六世紀的科學家曾經認為“地心說”是絕對的真理,因為以當時的客觀條件,科學觀測只能給出這樣的結果,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的進步,我們可以觀測到更遠的太空。“地心說”早已不再是真理,即便目前科學普遍認為的“日心說”也有待進一步論證,因為人類已經發現了更加遙遠的銀河與星系。這一切都使我們可以知道得更多,看得更遠,這正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感念先人,正是他們的積極探索,才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理論基礎,也正是無數先人窮盡一生的直路研究,才形成了如今彎曲的歷史長河!
人生走彎路是常態,因為我們沒有時光機器,無法穿越到未來去一探究竟。沒有人可以說清楚自己當下走的路到底是直是彎,也正如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的第一步永遠都是正確的。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在一次演講中曾經提到過他大學退學之后去學習美術字的一段經歷。他想要學習美術字,并沒有想過日后可以做什么,而只是憑借興趣想要去做這件事情。如果以當時他退學創辦蘋果的事例來說,人們都會認為他走了一條完全不搭邊的彎路,但是現在看來,如果當時喬布斯沒有學習美術字,蘋果筆記本就不會有這么漂亮的藝術字體。人生機緣就是如此巧合,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當下的每一步對未來會有怎樣的影響,我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珍惜當下,把握好腳下的每一步。記住,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自身的經歷才是累積到的最大財富。
人生走彎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和再來一次的堅持。很多時候,當你身處其中,著眼于前,你看到的都是美好的直路,所謂的當局者迷便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便需要跳出當前的思維,抽身其中,學會做一個旁觀者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人生中,走的是彎路還是直路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始終都是人的信念!河流或許由于沖動,或許由于別無選擇,遇到斷路竟直闖而去,看似死路一條,實則跌落百米之下,形成絕美瀑布。人生亦是如此,眼前的絕境看似山窮水盡,但其實只要抱有堅定的信仰,朝著目標不斷前進,便會產生無窮的力量,奮勇直前,柳暗花明,直到取得內心的成功與安定!
上一篇:沒有辛勤的付出,何談收獲
下一篇:清空糟糕情緒,坦然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