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喚醒心中的巨人
別把自己變成那個身背重擔踽踽獨行的人,記住,你不想要辜負別人,得先學著珍惜自己。
成年以后,我們自覺地扛起了肩上的責任,不再接過父母遞來的生活費,甚至希望依靠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整個家庭做出貢獻。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怎么說呢,你一定不會想到,那個原本百分百善意的初衷,就因為心懷孝順,無數次渴望能為家庭盡力,最后竟讓她陷入病危,幾次被送上了冰冷的手術臺。
其實我挺不喜歡這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如果可以選擇,誰愿意早當家呢?
以往在新聞中看到的那些報道: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在他們還只有七八歲的年紀,就因為家庭的貧困,父母的疾病,而不得不成為家庭的支柱。明明是該要享受大人關照的年紀,卻以一副瘦小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的希望。
這不是一個好故事,但報道里的那些少年,他們堅強得令人鼻眼發酸。
我的好友小晴,雖然沒有夸張到出身那樣貧困的家庭,卻也因從小生父早逝,而不得不放棄了進入大學讀書的機會。
高中畢業后,小晴就來到了北京。因為學歷的關系,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公寓樓下的一家飯店端菜、洗碗、掃地。每天中午晚上,都會有無數的食客吵吵鬧鬧地喊她的代稱:“服務員!”
飯店的生意非常火爆,這就意味著工作會很辛苦,但小晴自知這是她唯一可能留在北京的機會,她要攢夠一年的錢,為自己交上學習視覺設計的培訓費。
每天下班以后,小晴的腿和肩膀都以每10分鐘一次的頻率“集體”疼痛。躺在一間500塊月租的半地下室里,她常常擔心未來而夜不能眠。但是,每當想到她那因為疾病早早過世的父親,似乎一切的苦難也都變得渺小起來。終于,在小晴勤勞的工作之下,她節衣縮食地攢夠了培訓的錢。
半年之后,小晴成功地應聘到了一家動漫公司,主要負責卡通人物的視覺、形象設計。初來乍到,她勤勤懇懇,很想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動漫公司平常很忙,加班幾乎是家常便飯,為了更快地適應這個城市的節奏,小晴咬咬牙,搬到了公司附近的一座公寓。
這里交通便利,租金卻也昂貴。所以,為了照顧到自己的生活,照顧到家里的開支,她開始夜以繼日、不分晝夜地加班。兩個月后,她果然得到領導的器重,提前轉正。
小晴的母親今年已有60歲,家中還有一個兄長。作為她的朋友,我勸她自己的身體要緊,有兄長在,她其實可以也不必如此拼命。
但是小晴說,老家結婚早,兄長也趕在早婚的大潮中,現在已經有了一雙兒女。他那一個月3000塊的工資連養活自己的小家尚且為難,對母親估計更是力不從心了,為此,她想多賺些錢,給母親留點養老費。
看著她那種堅毅的眼神,我也不便再多說什么,只說大家都在京城,有時間別忘了一起喝喝茶看看電影。但小晴似乎永遠沒有這樣一個閑適的時間,最近,聽說她因為要爭取一個出差的機會,正廢寢忘食地做一份動漫展的策劃方案。
我佩服她那種勇往直前、不懼艱苦的精神,但她忘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終于,在一個尋常的周三下午,我接到另外一個朋友的電話,說小晴因淺表性胃炎被送進了醫院。
見到她的時候,我絲毫不敢相信此時正躺在病床上的瘦弱女孩,就是我所熟悉的小晴。她的臉色蒼白,一對美麗的大眼睛緊緊地閉著,看上去非常虛弱。醫生告訴我,她剛做了切除闌尾的手術,并且伴有淺表性胃炎,需要靜養。
周末,我帶了水果再次來探望。小晴已經醒了,看到我推門進來,她很歡樂地招手示意我坐到床邊。我埋怨她總是不聽勸告,現在花錢受罪也沒省下錢。小晴卻笑著說:“剛才經理打來電話,待我下周出院就可以出差去了。”
我驚訝地大喊:“你都病成這樣公司還安排你出差啊,簡直沒人性!”
小晴卻突然變得安靜下來,說:“是我自己強烈要求的,因為我們公司出差的補貼很好。等回來拿到錢以后,就可以給我媽一些錢了,她應該不愁今年了。”
“你啊你,你媽媽生活在農村,又不是一線城市,她每天能買什么?”我不禁吵她。
“即便這樣,也想她能有一筆錢握在手里啊。就像電影里說的,缸中有米,心中不慌。”小晴淡淡地說道。
“那你這次手術加住院花的不是血汗錢啊?”
聽到我這句話,小晴突然沉默了。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出院后的小晴,果真跟隨部門經理去山東出差了。這一走就是半個月。
我知道在這座繁華的城市里,諸如這樣的勵志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我始終想不明白的是——在一個人尚且照顧不好自己的情況下,她該如何不辜負生命中的其他人。我料想小晴一定有意對家人隱瞞了這次生病的事,不然,可以想象到,她的母親會有多么擔心。
記得以前有句話很合我的心意:“我們做到不給別人添麻煩,就已經算很好地照顧了對方。”自己尚未獲得幸福,又怎能給予別人真正的幸福?
小晴的故事,使我想起自己的第一任男朋友小凱。
大學剛畢業時,我們因為沒什么工作經驗,進入的公司待遇都很低。
小凱在學生時期,就很懂得照顧我的日常生活、情緒以及其他。當然,如今走到了社會上,他依舊是一枚閃閃發光的暖男。可是漸漸地,這樣的暖男卻有一些不自量力起來。
在我倆一共也沒掙到多少錢的情況下,小凱總是想在我面前證明一個男人的實力:明明是兩個人一起負擔生活,我的錢他卻一分都不要,就靠著自己那一兩千塊錢勉強度日。其間,我們也曾因為消費不當爭吵了幾次,但他總不放在心上。甚至我后來才知道他為了應付生活,前前后后竟然辦理了五張信用卡。
后面的事大概你也能想象的到——小凱最終因為逞能,令信用卡使用不當欠下很多錢,為了還債不得已又找身邊的同學、同事甚至家里人借錢,我們因此也鬧得不歡而散。
這就是為什么我不懂:一個人在沒能力照顧好自己之前,為什么想去給別人更多的照顧?
事實上,我交男朋友并非為使自己能夠免于受苦,把生活的重壓轉給他人承受,從而可以不用在今天這個殘酷的社會里,跟一些雄性去拼個你死我活。
退一萬步講,很多北漂的小情侶都是一起擔負著生活的重擔,這有什么不可以呢?樂觀一些看,那些并不只是生活的重擔——是明日璀璨的希望啊……
有孝心總是好的。懂得關愛自己的女友,凡事想要多承擔一些,也是對的。但是,不管是誰,沒必要將生活賦予的責任,一股腦兒全部攬在自己的肩膀上。要知道,馮小剛導演早就發話了:“你行,你就上。”如果你不行,我還有第二招:大家一起上!
別把自己變成那個身背重擔踽踽獨行的人,記住,你不想要辜負別人,得先學著珍惜自己。
上一篇:吃虧是福
下一篇:坦然總與有心人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