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因寬容而變得美麗。黃河長江自西向東流,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接納;萬丈瀑布飛流千尺,山川伸出臂膀迎接;小草生長于無垠草原,陽光雨露無私滋養;雄鷹展翅翱翔天宇,白云輕撫,清風蕩懷。種種景致都因寬容而精彩,因寬容而亮麗。
但寬容最動人的風景,則來自人的心靈。若一個人身上洋溢著寬容的光輝,那他就達到了一種崇高的境界。作家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中國有句古話,叫“吃虧是?!?。意思是說,在生活中,懂得適當吃虧的人才真正聰明,才能得到更多的福氣。閩南也有句俗語,叫“佛祖疼憨人”。這就告訴我們,凡事不要計較小小的得失,無關緊要的事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量克制忍讓,少生事端,與人讓利,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從人的本性來說,幾乎每個人都傾向于多占點別人的小便宜??墒羌毾胂刖蜁?,小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誰都不傻,如果真的算計起來,可能誰也占不到便宜,反而容易撕破臉皮。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要舍棄一些小便宜,如此,別人和我們打交道時才能更加放心,并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回報。
有個做沙石生意的老板,沒多少文化,也沒有什么背景,但他的生意卻做得很順利,而且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當別人讓他透露做生意的秘訣時,他說很簡單,就是與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都只拿較少的一部分,而把大部分利潤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的人,都樂意再次與他合作,而且他們還會介紹越來越多的朋友與他合作。慢慢地,朋友的朋友也來找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成了他的客戶。他的生意自然越來越紅火,多年興旺不衰。
雖然每次合作后獲取的利潤他只拿小頭兒,但有那么多的人和他合作,而當所有的小頭兒集中起來時,就成了最大的大頭兒。所以,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與人相處時,如果總想著占便宜,那到最后很可能被所有人排斥,淪為孤家寡人。其實想想,占小便宜就那么重要嗎?不占這些小便宜就沒法生活了嗎?當然不是,很多時候這些小便宜其實是可占可不占的。占了不會讓你的生活改觀,不占也不會讓你的狀況惡化。更重要的是,有些小便宜只是眼前小利,而如果放棄了則可能獲得長遠的利益。看透這一點,還有什么好計較的呢?
有一個小酒館開了40多年,生意一直非常好。因為它的老板是個非常憨厚、實在的人,他總是選擇最好的糧食作為釀酒的原料,還去很遠的山上挑最好的泉水,所以他的酒館總是顧客盈門。
一天,老板要去城里辦點事情,就把酒館暫時交給兒子打理。兒子想,父親真傻,辛辛苦苦干了40多年,卻一直沒掙多少錢。我一定讓它來個大改觀,父親回來后準會大吃一驚的。
為了擴大釀酒規模,兒子收購了大量的糧食,數量一多,質量也就參差不齊了。為了加快釀酒速度,他讓人在自家院子里打了一口井,再也不去挑山泉水了。為了增加出酒量,他在剛釀出的酒水里添了許多水,自覺嘗起來味道也沒變多少。
兒子第一天賣他“新釀”的酒時,果然比父親在時多得了三倍的利潤。他高興地想:等著瞧吧,用不了多久,我就能開第二家、第三家酒館了,我比父親精明多了……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來的人越來越少,顧客都指指點點,說他家的酒變得不香了,沒有以前好喝了,開始兌水騙人了。
等老板從城里回來,酒館已經十幾天沒開張了。老板知道后氣得打了兒子一頓:“老子辛苦了一輩子,卻讓你給毀了,作孽??!”
我們常用“目光如豆”“鼠目寸光”來形容那些為了占眼前的小便宜而失掉了長遠大利益的人。他們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風物常宜放眼量,目光放長遠些,才能活得更加坦蕩,人生也才能更加成功。
與上一個例子相反,這里還有一個吃小虧占大便宜的例子。對真正有智慧的經商者而言,吃虧是一種技巧,會吃虧的人,虧吃在明處,便宜占在暗處,讓別人被占了便宜還感激不盡。這是經商的高明之處。
某公司兼營外貿和金融生意。做外貿生意,主要是從國外購進魚粉,然后按照每噸低于進價100元左右的銷售價,賣給國內企業。
許多人都覺得這樣做生意是吃虧了,賣得越多會賠得越多。其實不然。一方面,該公司要求所有買家在簽約時,預付貨款的40%~50%作為訂金。由于他們簽訂的合同一般都是三個月以上的長期合同,所以這樣就有40%~50%的貨款至少提前90天打進該公司的賬戶,加速了資金運轉。然后,客戶需要在國外出口商發出裝船通知單之后,立即支付另外50%~60%的貨款。這樣,因為有將近30天的行船期,所以該公司又可以在這段時間內白白占用大量資金。同時,由于該公司在業內具有絕對壟斷地位,所以銀行的信用額度很高,使它可以在不用任何抵押的情況下,就獲得了大量資金。綜合算下來,該公司在一年里有大半年的時間可以利用買方和銀行的大量資金。他們用這些資金做利潤率更高的金融生意,自然能讓公司穩賺不賠。
在交易場所,我們常見到如下場景:買方和賣方為了一點兒小利討價還價,爭執不休,結果不歡而散,雙方都無利可賺。這就違背了經商之道。真正精明的商人會盡可能地與對方成交,因為成交才能獲得利潤;他們寧肯讓對方多占些利,以圖謀更長遠的生財大計。
就像古老的太極圖中所展示的,保持一定的平衡,不僅僅追求個人的完滿;適當做出一些讓步,才能在世間更自在。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一種崇高的境界,獲得了一種處世的智慧,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表現。
世界上沒有白占的便宜,愛占便宜者遲早要或多或少地付出代價。那些見好處就撈,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蠅頭小利也要搶破頭的人,往往占了小便宜卻失去了大人格;每撈一點好處,他們便會失掉一份尊嚴。最后算總賬便知,占了小便宜卻吃了大虧。
心靈感悟
懂得付出,不計較眼前的“吃虧”,才能讓人生更加富有。相反,如果錙銖必較,只想接受別人的贈予卻吝于付出,這樣的人生也必定是貧乏空虛的。討便宜的,未必真能討得便宜;而吃虧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吃虧。歸根結底,有時候吃虧才是真正高明的討便宜,是討“善良人性”“好人緣”的便宜。
吃虧之于人生,猶如磨石之于鋒刃。最深刻的哲學來自皮膚上的痛感。在不斷吃虧中學會成長,人就能歷練得成熟、干練。所以,請謹記四個字:吃虧是福!
上一篇:去山川中尋找大愛與大美
下一篇:喚醒心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