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棄浮躁,學會等待時機
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頭口渴的驢子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了人們善于等待有著怎樣的意義。
有一頭驢,在固定的時間走到河邊飲水。可是這個時候水里的鴨群扇動翅膀,正在開心地玩耍。它們嘎嘎地叫著,互相追逐,結果把水攪得混濁不堪。
驢雖然渴得難以忍受,但是它滴水不沾,走到一邊,開始耐心等待。
最后,鴨群平息下來,爬上岸,慢慢騰騰地走遠。驢重新來到河邊,可是河水還很渾。于是,驢又悻悻地走開。
“媽媽,驢為什么不喝水呢?”好奇的小青蛙對驢的舉動很困惑,“它已經兩次走到河邊,可是連一口水也沒喝就走了?!?/p>
青蛙媽媽回答道:“驢寧愿渴著,也不沾一口臟水。它會耐心等待,直到水變得潔凈,變得清澈見底,才肯飲用!”
“哎呀!驢怎么這么固執呢?”
“你說的不對,孩子,與其說它固執,不如說它有耐心?!鼻嗤軏寢尳忉屨f,“驢善于等待,所以能夠喝到清凈的水;如果它缺乏克制能力和忍耐力,就只能喝渾濁的臟水了?!?/p>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驢非常的口渴,但是它卻沒有急著去喝臟水,而是用一顆平靜的心去等待。我們應該從這頭驢的身上學會堅忍的品質,要明白成功是需要有所等待的,而不是急于求成。一個人要想辦成一件事,沒有堅強的毅力和極好的耐心是不行的。學習是這樣,工作和做事也是這樣。
王猛出生在青州北??】h,年幼時因戰爭動亂,他隨父母逃難到了魏郡。在王猛年輕的時候,曾經到過后趙的都城——鄴城,這里的達官貴人沒有一個人瞧得起他,唯獨有一個叫徐統的見了他以后非常驚奇,認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徐統召請王猛為功曹,可是王猛不僅不答應徐統的召請,反而逃到西岳華山隱居起來。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應該干功曹之類的事,而是應該去幫助一國之君來干大事,所以他隱居在山中,靜觀時勢變化,等待機會的到來。
公元351年,氐族的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王朝,力量日漸強大。公元354年,東晉的大將軍桓溫帶兵北伐,擊敗了苻健的軍隊,把部隊駐扎在灞上。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徑直到桓溫的大堂求見?;笢卣埶務剬Ξ敃r局勢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邊把手伸進衣襟里去捉虱子,一邊縱談天下之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
桓溫見此情景,心中十分驚奇,他對王猛說:“我遵照皇帝之命,率10萬精兵,號稱正義之師前來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以安天下。可是,關中豪杰卻沒有人到我這里來效勞,這是什么緣故呢?”王猛直言不諱地回答說:“您不遠千里來討伐敵寇,長安城近在眼前,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去把它拿下來,大家都揣摩不透您的心思,所以才不來。”
桓溫沉默良久。王猛的話正擊中了他的要害,他的打算是,自己平定了關中也只能得個虛名,而實際利益是歸朝廷所有的,與其消耗實力,為他人做嫁衣裳,還不如擁兵自重,為自己將來奪取朝廷大權保存力量。
正因如此,桓溫更加認識到王猛的非同凡響,便道:“這江東沒有人能比得上你?!?/p>
后來,桓溫退兵了,臨行前,他送給王猛漂亮的車子和優等的馬匹,又授予王猛高級官職“都護”,請王猛隨他一同南下。但王猛拒絕了桓溫的邀請,繼續隱居華山。開始的時候王猛的確是想借桓溫這個機會來干一番事業的,但是他考察桓溫和分析東晉的形勢之后,認為桓溫不是甘心久居人下之人,遲早會反叛朝廷的,但是以桓溫的實力未必能夠成功,自己在桓溫手下很難有所作為。
桓溫走后的第二年,前秦的苻健去世,繼位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苻生。苻生昏庸殘暴,殺人如麻。苻健的侄子苻堅想除掉這個暴君,于是廣招賢才,以壯大自己的實力。他聽說了王猛的名聲,就派尚書呂婆樓去請王猛出山。苻堅與王猛一見面就像知心的老朋友一樣,他們談論天下大事,雙方的意見不謀而合。苻堅覺得自己遇到王猛就像三國時的劉備遇到了諸葛亮,王猛覺得眼前的苻堅才是值得自己一生效力的對象。于是,王猛留在苻堅身邊,積極為他出謀劃策。
公元357年,苻堅一舉消滅了暴君苻生,自己做了前秦的國君,而王猛成了他手下的得力助手,任中書侍郎,掌管國家機密,參與朝廷大事。王猛36歲時,因為才能突出、精明能干,一年之中連升了五級,成了前秦的尚書左仆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為苻堅治理天下出謀劃策,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杰出政治家。
王猛沒有為了求取富貴榮華而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他懂得韜光養晦,更有一顆隱忍等待的心,終于遇到了明主,也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總之,只有善于等待時機,你才不會錯過時機,只有懂得積蓄能量,終有一天你會蓄勢待發,一飛沖天。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會及時到來。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丟棄浮躁的心理,磨煉自己的意志,韜光養晦,這樣才能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上一篇: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下一篇:亮出你的修養,讓男人肯定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