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能頂半邊天
廟月萍: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卻用行動詮釋了忠孝,用努力實現(xiàn)了兒孫滿堂、家庭幸福。
廟月萍,賀蘭縣洪廣鎮(zhèn)金山村黨支部書記。在村上工作的25個年頭里,她與村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鄰里關系、婆媳關系、姑嫂關系都處得非常好,如今她兒孫滿堂,家庭十分幸福,她和老公生活得非常開心。
廟月萍是一位農民的女兒,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
1985年,風華正茂的廟月萍自由戀愛從賀蘭縣城關村嫁到了一個偏僻的山區(qū)(現(xiàn)洪廣鎮(zhèn)金山村),當時的婆家,家境貧寒,耕地少,靠天吃飯。除了養(yǎng)著幾十只羊,沒有其他收入。公婆年輕時因身體原因沒能生育,廟月萍的丈夫是他們領養(yǎng)的兒子,當時老兩口已年過七旬,身體狀況非常差。婚后第二年,廟月萍懷孕生子,公婆喜出望外,覺得一家有了希望。多年來沒有孩子的家庭,添了這么一個小家伙,雖然日子過得拮據(jù),但是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充實。
自從有了兒子以后,家里又添了一個花錢的人,孩子小,體質差,經常有病,稍不留神就感冒發(fā)燒,得了習慣性肺炎,每次有病都得去住院。家里生活本來拮據(jù),公婆也實在拿不出錢來為娃娃看病,廟月萍就東借西湊,為兒子看病。經過反復折騰,廟月萍想,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永遠停留在現(xiàn)狀。從此,她就把娃娃交給婆婆看,她和丈夫邊種地,邊打草養(yǎng)羊,沒過幾年,羊從幾十只發(fā)展到幾百只,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五年以后廟月萍又生了女兒,更是錦上添花,兒女雙全,父母健在,夫妻恩愛。1992年,廟月萍家被賀蘭縣政府評為“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群眾的夸獎、鄰居的羨慕,讓廟月萍內心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女兒八個月的時候,一場感冒,檢查確診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yī)生說這種病可以治,但是需要手術治療,醫(yī)藥費需要兩萬元左右,危險系數(shù)高,讓廟月萍有心理準備,這個消息讓廟月萍一時不知所措。為了給孩子看病,從此一家人就過上了省吃儉用的生活。沒過幾年,手頭有錢了,女兒的手術也做了,小身體也恢復好了許多,銀行也有了存款,建了新房,搬了新家,日子也一天一天地好了起來。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勇于吃苦的精神,1991年8月金山鄉(xiāng)黨委破格任命廟月萍為金山村婦女主任,在婦女工作的十年里,廟月萍主抓計劃生育和婦女兒童工作,她帶頭婦女創(chuàng)業(yè),帶頭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任何工作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為標桿,帶著婦女干,做給婦女看,始終當好農村婦女的照臉鏡,用行動教育了身邊的人。
2001年,在村委會換屆時,廟月萍當選為村委會主任。一個農村婦女,能夠得到廣大老百姓的信任,當上了群眾的當家人,是榮耀的,但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更加艱巨。廟月萍主抓經濟發(fā)展,以金山養(yǎng)殖業(yè)為發(fā)展方向,大力發(fā)展牧業(yè)養(yǎng)殖,全村人均收入在全縣之上。2003年,全區(qū)實行封山禁牧政策,要求全村集體搬遷下山,羊只進行圈舍飼養(yǎng),在這艱巨的任務面前,廟月萍帶頭做群眾工作,帶頭搬遷下山,她白天工作繁忙復雜,晚上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雖然挨罵受氣,但順利地完成了搬遷工作。2004年,廟月萍又被社員公推直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先后被評為寧夏奧運火炬手、全國三八紅旗手、最美村干部等。
自結婚到現(xiàn)在,在與公婆相處的三十年里,廟月萍始終視公婆為親生父母,公婆患有心臟病,心肺功能衰竭和關節(jié)炎,每到夜晚,老兩口痛不欲生,徹夜不能入眠,廟月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為工作忙,看孩子、洗衣做飯、料理家務的擔子就落在了婆婆身上,公公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幫廟月萍喂羊掃圈,有時還到農田里幫忙,一想到這些,她心酸流淚。所以,不管多忙,她也要把二老送到醫(yī)院救治,盡量減輕他們的痛苦,直到2010年、2014年二老分別離世。離世前,二老叮囑她一定要好好培養(yǎng)孩子,讓娃娃走出大山。廟月萍記在心里,用心培養(yǎng)。功夫不負有心人,廟月萍一雙兒女都考上了大學,走上了工作崗位。
在村上工作的二十五個年頭里,廟月萍與村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鄰里關系、婆媳關系、姑嫂關系都處得非常好。她用行動詮釋了忠孝,用努力實現(xiàn)了兒孫滿堂、家庭幸福。
上一篇:《善良是烙在心頭的印記》優(yōu)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學習的力量》優(yōu)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