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謊言重復一千遍,也不會變成真理”|重復謊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過一個“指鹿為馬”的故事: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擔心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辦法。有一天上朝時,他牽來一只鹿,告訴秦二世說:“陛下,這是我向您獻的名馬,一天可以走千里,一夜可以走八百里。”秦二世聽后,大笑道:“丞相啊,這明明是一只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趙高辯解說:“這的確是一匹馬,陛下您怎么說是鹿呢?”
秦二世覺得詫異,就讓文武百官來評判。大家都知道,說實話會得罪宰相,說假話又是欺君,就都默不作聲。這時候,趙高手指著鹿,盯著大臣們問道:“大家看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什么?”
大臣們都畏懼趙高的勢力,知道不應答不行了,就紛紛附和說是馬。趙高很得意,秦二世也被弄糊涂了,明明是鹿,為什么大家都說是馬呢?他心中的想法開始動搖,以為那真的就是一匹馬。
聽起來似乎有點兒可笑,可這樣的情況,并不只是個例。
在《戰國策·秦策二》中,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曾子名叫曾參,曾經住在一個叫作“費”的地方。在那里,有個人與曾子同名同姓。有一天,那個曾參殺人了,有人就跑來告訴曾子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很淡定,說:“我的兒子是絕對不會殺人的。”說完,她就若無其事地繼續織布。
沒過多久,又有一個人跑來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心中雖有疑惑,但篤信兒子的品行,于是依舊淡定地繼續織布。
沒過幾天,又有人跑來告訴曾子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這一回,曾子的母親怎么也坐不住了,心里擔憂得要命,扔下織布的梭子就跑了出去。
兩個不同的故事,有著如出一轍的寓意:眾人的言論,往往能混淆是非。就像納粹德國時期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所說:“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事實上,我們也看到了,謊言不需要重復一千遍,只需要重復三遍,就可能讓人信以為真。這是不是有點兒詭異?不斷地重復一個虛假的觀點,哪怕沒有進一步提供論證或支持,也可以削弱論敵的反駁。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不斷地重復會增加邏輯的合理性,讓人誤以為事實就是那樣。有些說謊者會為此感到得意,認為可以用自己的偽邏輯控制別人的思想,但事實真是這樣嗎?謊言真的可以變成真理嗎?
肯定不能!我們要警惕,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邏輯。沒有進一步的闡述論點,再多的重復也跟事實無關。這種謬誤不過是在訴諸心理因素,而不是訴諸理性。重復謊言的謬誤是在否認事實,百般抵賴,甚至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但謊言終究是謊言,雖能蒙蔽一時,卻永遠無法變成正確的邏輯。終有一天,它還是會被事實擊得粉碎。
上一篇:“給懶惰的農民發兩頭牛,他們就勤奮了”|因果倒置
下一篇:“貧窮和疾病不是偷竊的理由”|訴諸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