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鍛煉獨立判斷能力
很多人總喜歡妄自菲薄,無法堅持自己,事實上,你很難拒絕對方,是因為你一直未能堅持自己的觀點。每個人對一個事物都有一個主觀的看法和評價,一味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將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別人對你的簡單評價,不足以反映你的真實情況。
從前,有一位中文系的學子酷愛文學,他苦心撰寫了一篇小說,請一位著名作家指教。因為作家正患眼疾,學生便將作品讀給作家聽。讀到最后一個字,學生停頓下來,作家問道:“結束了嗎?”聽語氣似乎意猶未盡,渴望下文。這一追問,煽起了學生的激情,學生立刻靈感噴發,馬上回答道:“沒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構思敘述了下去。
到達一個段落,作家又似乎難以割舍地問:“結束了嗎?”
我的小說一定是精彩絕倫,叫人欲罷不能!他這樣想著,心里更加興奮,更加激昂,更富于創作激情。他不停地往下接續……最后,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打斷了學生的思路。
這時有客人到作家家里做客,他們的交談被迫中斷了。作家說,“其實你的小說早該收筆,在我第一次詢問你是否結束的時候,就應該結束。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該停則停,看來,你還沒把握情節脈絡,尤其是缺少決斷。決斷是當作家的根本,否則,拖泥帶水,如何打動讀者?”
學生追悔莫及,想想作家的意見,覺得自己的性格和情緒極易受外界左右,不能沉下心來,把握作品的主旨,恐怕不是當作家的料。
沒過多久,這個學子遇到了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談及往事,誰知這位作家驚呼:你的反應如此迅捷、思維如此敏銳、編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強盛,這些正是成為作家的天賦啊!
不同的兩位作家,從不同的方面給予了截然相反的兩種評價,學生聽后,不禁茫然。
美國職業足球教練文斯·倫巴迪當年曾被批評“對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術并不高明,他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作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但他們都勇于走自己的路,不被別人的意見和評論所左右,最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著70多億各自具有不同特質的人,在他們各自的生活軌跡中,至少也存有上億種成功模式。當我們每一個人特定的優勢與劣勢、需要與理想是如此地與眾不同時,怎么可能存在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模式呢?
1.重新定義成功的標準
如同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一樣,每一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是截然不同的。成功的定義并不取決于你渴望的目標,而取決于你達到目標后的滿意程度。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成功之路,在這條成功之路上,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成功底牌,打拼出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2.別迷失自我
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去模仿別人,那樣只會迷失自我,連自己的命運自己都把握不了。“走自己的路,讓人們去說吧!”我們對但丁的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信奉它、實踐它呢?
3.做人要有主見
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見,還要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輕而聽從他人的意見,而改變自己的主張。每個人的使命終究還要靠自己來完成,你人生的目標,是獨一無二的,專屬于你自己的,它神秘而又絢爛,值得你用一生去追求。
自控小貼士
人生只屬于自己,一味遵循他人的思想,不敢面對真理,是懦弱的表現,這樣的人生是悲哀的。人應該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個性,我們的人生才會是獨特的,才會是精彩的。
上一篇:有些“努力”值得肯定,但不一定值得推崇
下一篇:有清晰的方向,才會斗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