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時間,讓孩子更加全力以赴
面對一項需要完成的工作,如果領導從未規定你必須在什么時間之內完成,那么即使作為自覺性很強的成人,你真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就高效地完成工作嗎?除非你真的能以工作作為樂趣,否則你很難做到這一點。那么,孩子們呢?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習作為樂趣呢?甚至有一些被稱為學霸的孩子,也并不那么喜歡學習,而只是因為他們自律力比較強,或者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作用而已。成人的自控力也不是絕對的,更何況是孩子呢?為此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全力以赴完成學習和記憶任務,就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孩子起到管理、約束和鞭策作用。
有些父母選擇給孩子物質的獎勵;有些父母更加直接,會給孩子金錢獎勵;有的父母則會給孩子口頭上的獎勵。然而,這些都屬于外部的獎勵,對于孩子的激勵作用并不能保持長久,反而有可能會使用一定次數后失去效力。其實,父母要弄清楚一點,那就是孩子學習并非為了父母,為此不要總是以外部驅動力驅使孩子學習,而是要激發孩子的內部驅動力,這樣孩子努力的勁頭才會更加持久。與其使用各種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不如在給孩子安排任務的時候,給孩子限定完成任務的時間。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產生緊迫感,在完成任務的時間內,才能全力以赴努力做好,從而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任務。這么做,既對孩子起到約束的作用,也可以提升任務的難度,從而促使孩子做得更好。正是在此過程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斷增強。
最近這段時間,媽媽發現小雪完成作業的時間越來越延遲。媽媽沒有質問小雪,而是先問過老師們,在確定老師們作業量沒有增大之后,媽媽開始觀察小雪。這才發現小雪每天寫作業的時候都磨磨蹭蹭,不是拿起書桌上的鉛筆玩一會兒,就是拿起旁邊的課外書看幾眼,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吃東西。總之,小雪放學后回到家里的一兩個小時時間里,始終都在磨蹭,連一門課程的作業都沒有完成。吃完晚飯之后,時間都已經七點鐘了,小雪這才開始抓緊完成作業。但是,三心二意的壞習慣一旦形成,小雪哪里還能馬上做到專心致志呢?雖然她看上去很想快速完成作業,但是卻還是心神渙散,寫作業的速度和質量都大大降低。
看到小雪的表現,媽媽非常生氣,當即訓斥小雪是個磨蹭鬼。小雪對此不以為然,還覺得媽媽是大驚小怪呢!后來,媽媽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對小雪說:“小雪,從今天開始,我們執行一個新規定,即完成作業的時間不能超過六點半。否則,你就要放下作業,等到次日上學早晨再補寫作業。當然,你如果因此而被老師批評、訓斥,媽媽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從三點放學,三點半回到家里,到六點半,你有足足三小時的時間完成作業,完全可以完成。”小雪疑惑地看著媽媽:“六點不是要吃晚飯嗎?”媽媽說:“為了適應你的時間安排,從現在開始,我們改成六點半吃晚飯。不管你的作業是否完成,六點半都要準時坐在餐桌前,而且吃晚飯后不允許再寫學校里的作業,休息片刻,要寫半小時的課外作業,再進行半小時的課外閱讀。在九點洗漱睡覺之前,另外的一小時你可以自由安排。這很合理。”看到媽媽說得斬釘截鐵,小雪當然會想起自己之前的耍滑頭行為。為此,她什么都沒有說。
限定時間之后,小雪寫作業的效率大大提升。從之前每次完成作業都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到現在她居然才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所有的作業。對于小雪的表現,媽媽很后悔自己沒有早些出臺限定時間的政策,才讓小雪此前那么拖延。然而,當父母正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的過程,只要能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就是合格且優秀的父母。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拖延癥感到頭疼,也往往對孩子的磨蹭束手無策。實際上,孩子之所以拖延有很多種原因,作為父母一定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找出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如果孩子拖延就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或者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無法集中精神,全力以赴,那么父母就要給孩子限定時間,這樣才能激勵孩子更加專注地投入眼下的任務之中。
前段時間,番茄鬧鐘非常火。父母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番茄鬧鐘或者是沙漏,這樣一來,孩子就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也知道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去不返。由此一來,孩子當然會產生緊迫感,也會抓緊時間,最終提升做事情的效率。當然,很多年紀小的孩子內心的節奏本身就比成人慢,而且在形成時間觀念之前,他們對于時間的流逝無知無覺,也絲毫沒有認識到時間是珍貴的、值得珍惜的。為此,作為父母首先要讓孩子形成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意識,這樣才能培養孩子不拖延的好習慣。時間從來不等人,當孩子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他們不但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而且由此養成的好習慣會使他們一生受益無窮。
上一篇:閑暇時光,約上三五好友
下一篇:青少年內心有信心,就能產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