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功者學習經驗,也要進行取舍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夢想著能夠獲得成功,因而他們總是學習成功者的經驗,更有甚者會把成功者的成功模式照搬過來,套用到自己身上。殊不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也就決定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復制的。我們可以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但是卻不能全盤照搬成功者的經驗,否則就會因為情況不相符導致經驗不可用,或者無法起到預期的效果。此外,萬事萬物都處于隨時隨地的變化之中,我們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時,必須根據事情當時的現實情況做出定奪,而不能僅憑他人成功的經驗就冒進,否則帶來的只會是損失和挫折,而不會是成功的再現。
毋庸置疑,他人成功的經驗一定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但正如鄭板橋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告訴學生們必須學習老師,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和復制,否則就會毫無生命力可言。向成功者學習也是如此,只能學習其神,而不能學習其形,否則就無法得到其成功的精髓,也使我們的學習陷入被動和消極之中。記住,他人成功的經驗并非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而不會放之四海而皆準。明智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進行取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也使我們獲得成功的道路更加通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吉列公司推出的新產品,以“自己刮胡須”為理念迅速顛覆了人們的傳統(tǒng)刮胡須模式,讓大家都對這樣方便適用的刀片愛不釋手,也因此使得吉列公司的刀片迅速占領市場,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自己刮胡須的熱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吉列公司再接再厲,對刀片進行改進,從而避免人們在安裝和替換刀片時手指有可能被割傷的風險,果然這種刀片一經問世就引起熱烈反響,吉列公司的發(fā)展勢頭在良好的銷售情況下也更加強勁。然而也許恰恰是因為如此樂觀的情況,導致吉列公司麻痹大意,自以為能夠繼續(xù)壟斷刀片市場。在1961年之后銷量卻急劇下滑,市場占有率也迅速下降。
原來,1961年,英國的剃須刀市場出現了一種“超級刀片”,這種刀片是由不銹鋼制造而成的,不但鋒利,而且遇水也不生銹,因而使用壽命大大延長,也為消費者節(jié)省了很多資金。可想而知,當這種刀片進入美國之后,美國市場馬上就像被投入了一枚炸彈一樣,把吉列公司壟斷的刀片市場炸出了一個大大的缺口,使得不銹鋼刀片迅速涌入,并且占領了一部分市場。在當時,那些在與吉列競爭過程中處于下風的刀片公司,紛紛代理銷售這種不銹鋼刀片,但是吉列公司此時卻因循守舊,顧慮重重,并沒有及時生產不銹鋼刀片,而是被動地等待厄運的降臨。最終,吉列公司的市場占有額急劇下降,不得不被迫進軍不銹鋼刀片市場,卻因為不斷猶豫錯失良機,導致下降之后的份額無法提高。
不得不說,吉列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對于市場的反應不夠靈敏,這也直接導致他們在面對市場的劇烈反應時無法做出對策,更無法及時決策,最終導致銷量下降,份額減少,也導致失去寶貴的發(fā)展先機。任何成功的經驗都無法照搬,不管是對于個人而言,還是對于企業(yè)而言,在沿襲成功經驗的同時,一定要及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形勢做出改變,這樣才能恰到好處地解決問題,也才能與時俱進,把經驗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所有。面對任何問題,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都必須從現實出發(fā),一切脫離現實解決問題的方案,哪怕聽起來或者說起來多么完美無瑕,都是站不住腳的。尤其需要審時度勢,才能不再拘泥于常規(guī)或者是他人成功的經驗,所謂變通,只有變才能通。
上一篇:只要去做,沒有什么不能
下一篇:堅持自我,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