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目標,做事才有頭緒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忙大概是現代人的通病,我們總是匆匆忙忙,從未停下腳步來歇歇,然而,我們真的忙出成果了嗎?相信大部分的回答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們的忙就是無效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瞎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做事毫無頭緒、沒有目標,為此,效率專家建議那些做事效率低下的人,在時間管理中,一定要目標明確,按照目標做事,才更有目的性。
那么,該怎樣制訂目標呢?我們先來看下面的故事:
在唐朝貞觀年間有個和尚,要到西天去取經。他需要一匹馬。長安城有一匹馬,平時在大街上馱東西,結果選中了,選中之后,就準備去西域去取經。這匹馬有個很好的朋友,是頭驢子。平時驢子都在磨坊里面磨麥子。這匹馬臨走之前就跟它的好朋友道別。道別完之后就走了。一走走了17年。17年之后這匹馬就馱著滿滿的佛經回到了長安城。它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這匹馬也一舉成名。這匹馬回到它當年的好朋友驢子的磨坊里面。發現驢子還在。它們就一起訴說17年的分別之情。這匹馬就跟這頭驢子講它這17年的所見所聞。見了非常浩瀚的沙漠、一望無邊的大海。去到一條河,木頭浮不起來的叫黑水河、去到一個地方只有女人、沒有男人的國叫女兒國。去個雞蛋放到石頭里能夠煮得熟的地方叫火焰山。
講了很多很多。這頭驢子聽完流著口水說:“你的經歷可真豐富呀!我連想都不敢想!”這匹馬就接著講:“我走的這17年你是不是還在磨麥子呀?”這頭驢子說:“是呀!”這匹馬就問它:“那你每天磨多少個小時呀?”這頭驢子說8個小時。馬說:“我和唐大師當年平均每天也走8個小時,這17年我走的路程和你走的路程是差不多的。可是關鍵在于當年我們朝著一個非常遙遠的目標,這個目標有多遙遠,我們根本看不到邊,可是我們方向明確,始終朝著目標邁進,最后終于修成正果。”
我們在笑話驢子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呢?實際上,很多人就過著如同故事中的驢子般的生活,每天工作8小時,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原地轉圈圈,毫無建設性的進展。就這樣安于現狀,10年、20年之后,當周圍的人已經步入成功的殿堂之后,他還在原地打轉。而有些人,沒有甘于圍著磨盤打轉,他們有夢想、有目標,并且認準目標就一直向前走,即使因為種種原因走了彎路,但是大方向是不變的,因為夢想在前方,在牽引著他們,他們知道,那才是他們的終點。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如果一個鉛球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沒有目標,那么,他的成績一定不會很好。如果他心中有一個奮斗目標,鉛球就會朝著那個目標飛行,而且投擲的距離就會更遠。”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它具體地說明了我們做事目標的重要性。當我們有了一個追求的目標時,才會有不懈的努力,向著心中既定的目標前進。
人生也不能沒有目標,如果沒有目標,就會像一只黑夜中找不到燈塔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只能隨波逐流,到達不了岸邊,甚至會觸礁而毀。我們強調的做事要立即行動、絕不拖延,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盲目做事。事實上,如果在無目標的情況下做事,會拖延更多的時間,因為我們需要花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方法。
在做任何一件事前,我們都必須做好計劃,計劃是為實現目標而需要采取的方法、策略,只有目標,沒有計劃,往往會顧此失彼,或多費精力和時間。我們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制訂出詳盡的計劃,才能投入實際的行動,才能收獲成就感和滿足感。
那么,具體來說,我們該怎么做呢?
1.制訂完善的計劃和標準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心中必須有一個很高的標準,不能是一般的標準。在決定事情之前,要進行周密的調查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盡量把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進去,以盡可能避免出現1%的漏洞,直至達到預期效果。
2.制訂計劃時不要超過你的實際能力范圍,而且內容一定要詳盡
比方說,如果你想學好英語,你可以制訂一個詳盡的學習計劃,如在每周一、三、五的星期五下午5點半開始,學習半個小時的英語口語,而在周二和周四的晚上8點,學習半個小時的語法,這樣和其他功課的學習也不會產生時間上的沖突,堅持下去,你一定能實現你的學習目標。
3.做事要有條理、有秩序,不可急躁
急躁是很多人的通病,但任何一件事,從計劃到實現的階段總有一段所謂時機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它自然成熟的意思。假如過于急躁而不甘等待,經常會遭到破壞性的阻礙。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耐心,壓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緒,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
4.立即行動,勤奮才能產生行動
我們都知道勤奮和效率的關系。在相同條件下,當一個人勤奮努力工作時,他所產生的效率肯定會大于他懶散工作狀態。高效率的工作者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能夠實現別人幾輩子才能夠達到的目標。
總之,在我們做事的過程中,若想提高效率,就必須要讓心更有方向。也就是說,在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前,我們要有縝密的思維和計劃。
上一篇:利用場景進行記憶
下一篇:功課毫無頭緒好心煩——為孩子量身定制一份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