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講團結的典范
1945年11月2日,平漢戰役結束,劉鄧野戰軍獲得全勝,殲敵二萬余人。蔣介石妄想占領邯鄲,打通平漢路的“黃粱夢”破滅了。
平漢戰役的勝利是偉大的,對此,廣大人民群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這個問題并沒有被部隊所有的人所認識,驕傲自滿在一些人身上抬了頭,軍民互不尊重的現象不斷發生。
最嚴重的是部隊的一位排長和地方上的一位民兵隊長發生口角,互相架起了機槍,險些釀成武裝沖突的事件。劉伯承聞訊,立即召集有關人員開會研究解決,他指定邯鄲市市長馮如九和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的民事部長穰明德出面做調解工作。
劉伯承說:“緊密地團結地方黨、團結地方政府和一切民眾、任何時候都不會脫離群眾,這是我們勝利的根本保障。當前,國民黨反動派正虎視眈眈、企圖一口吃掉我們。如果我們軍民內部鬧別扭、打內戰,那就真的有被吃掉的危險!”
經過部隊和地方的調解,糾紛的雙方都消除了隔閡,堅決表示要和好。在由民兵及其家屬和部隊戰士代表,地方各級政府負責人和部隊首長參加的“團結會”上,部隊排長和民兵隊長都為做了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而悔恨不已,這事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穰明德向劉伯承匯報了這事件的處理情況后,劉伯承滿意地說:“好!還是‘將相和’好!你們知道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嗎?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邯鄲呀!”
“戰國時,秦強趙弱,秦國想吞并趙國,但一直不敢出兵攻打又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有趙國的宰相藺相如與大將軍廉頗的和好,有兩人的堅強團結。藺相如與廉頗是團結的模范啊!”
劉伯承還親自指示部隊和地方的有關部門:
要組織干部參觀一下藺相如回避廉頗的回車巷故址,寫一篇有關他倆的通俗故事,發給部隊閱讀,還安排演《將相和》的戲,以此促進軍政、軍民間的團結。
根據劉伯承的指示,軍區政治部編印了通俗讀物,并組織部隊干部參觀了古跡,邯鄲市京劇團排練了《將相和》的京劇,連續上演了很長時間,推動了軍政、軍民的團結。
上一篇:馮玉祥與孫中山的神交
下一篇:劇壇一代宗師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