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就表現在“變態”上
季先生語錄:
我越過第一陣強烈的風暴,問題算是定了。我逍遙了一陣子,日子過得滿愜意。如果我這樣逍遙下去的話,太大的風險不會再有了。我現在無異是過了昭關的伍子胥。我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這是常態;但是有時候我膽子又特別大。在我一生中,這樣的情況也出現過幾次,這是變態。及今思之,我這個人如果有什么價值的話,價值就表現在變態上。
向來,世人對季先生的評價也毀譽不一。詆毀他的人說季先生是個懦弱的人,而季先生也一向強調自己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說,這是他的常態。但是,有的時候,他的常態會發生變化,導致“變態”。此“變態”,非今天我們所說的變態,而是一改常態,實現某方面的自我突破與自我超越。季先生認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就體現在變態中。
事實上,不僅僅是季先生的人生價值體現在變態中,幾乎每個人都如此。當然,這并不是說,一個人若是不一改常態,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人生就沒有價值可言。何況,要實現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不是自己想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光靠自己的行動就能實現的,還有一定的客觀因素,比如時機。
但是,人生最突出的價值,或者說,生命最突出的價值,還是體現在一個敢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的“非常態”,即“變態”中。因為在“變態”中,人們能克服自己固有的缺點,甚至是不好的習慣,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季先生之所以說他的“變態”體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就是因為他在“變態”中克服了自己“膽小怕事”的性格。“文革”期間,季先生敢主動跳出來反對北大那位“沒有人性,只有獸性”的反動派的“老佛爺”,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不怕被扣上各種莫須有的帽子,誓死捍衛“人間正道”。這樣的行為,在當時那樣的形勢下,幾乎是沒有人敢做出來的。但是,季先生“為了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雖粉身碎骨,在所不辭”,這不正是體現季先生高尚的一面嗎?
人生在世,個人的人生價值,也一樣主要體現在“變態”之中。人生中,我們必須看到,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更有甚者,就像俗話所說的那樣,倒霉的時候喝涼水也塞牙。所以說,人生中,其常態是磨難重重,考驗重重。沒有誰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波折。從這一點來看,更能說明人生的缺憾性。而也正因為這樣,人們才能在逆境中爆發自己的威力,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人們為什么贊揚美國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就因為他的“變態”價值。阿姆斯特朗在屢遭重創,如痛失隊友,被誣陷在比賽前服用藥物等后,又碰上了一個致命性的打擊——他被醫院告知患上了睪丸癌,并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肺部與腦部。這對于當時只有24歲的阿姆斯特朗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醫生告訴他,治療也只有30%的希望,并且治療過程非常痛苦,例如,要進行開顱手術,還要作切除,要化療。但是,阿姆斯特朗并沒有放棄,也沒有被嚇倒。兩年以后,阿姆斯特朗痊愈了,重返自行車賽場。阿姆斯特朗說:“患上癌癥,可能是我生命遇到的最好的事情。因為經歷了痛苦,就能使你變得更加堅強,而自行車運動需要堅強。”
若是沒有那一場變態,阿姆斯特朗可能難以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正因為阿姆斯特朗能在那場變態中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才能奇跡般地活下來,才能重返賽車道。
人生幾十年,不論是微風細雨,還是狂風驟雨,幾乎人人都難以避免。縱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氣餒,更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我,或者干脆一蹶不振。毫不夸張地說,我們若想克服自身的某種頑固的缺點,或者是戰勝人生中的某種挫折,就必須做一個一反常態的“變態”的人。這樣才能戰勝自我,也才能贏得自身的價值。
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充滿缺憾的。因此,人生中,面對挫折、打擊、困境等,我們要敢于去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該大義凜然的時候,決不能因為自身的懦弱而忍氣吞聲,做一個沒有良知與正義的人。須知,價值就表現在“變態”上。
上一篇:付出終會有收獲
下一篇:保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