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主要代表、唯實論者。出身于意大利貴族家庭,是天主教多明我會會士,曾在法國和意大利的一些城市講授神學。其主要著作有《反異教大全》、《神學大全》等,是官方神學體系的百科全書。
托馬斯一生的主要哲學活動,是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唯心主義成份,從各個方面為教會教義進行煩瑣論證,建立基督教正統的神學體系。
他是神權論的忠實捍衛者,封建等級制度的辯護士。他運用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基本范疇“有”和“本質”來說明天主是“自有、永有的”,是獨立的、現實的,只有天主能夠創造萬物。世俗政權和宗教教權都來自天主,后者高于前者。因為整個世界是一個嚴格的等級結構,每一級的存在都把更高的存在作為追求的目的,天主是最高的存在,因而是萬物追求的最高目的。他還由此進一步論證了理智和信仰的關系,認為理智要服從信仰,通過信仰從上帝得來的“啟示真理”高于理性真理。
在一般和個別關系問題上,他主張一種溫和的唯實論見解。他認為一般是獨立的實在,它既存在于個別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由此出發,他極力發展和維護宗教神學,阻撓破壞科學研究,在維護封建統治、毒害人民思想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由于托馬斯完成了經院哲學的體系,對教會統治作了大量論證,因此他死后被教會封為基督教“圣人”。19世紀末,教皇利奧十三正式宣布“圣”托馬斯的學說是天主教會唯一真正的哲學。托馬斯的思想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仍有一定市場,所謂新托馬斯主義就是托馬斯思想的變種。
上一篇:托洛茨基
下一篇:揚雄及其文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