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本原是“說話”藝人演講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隨著民間“說話”伎藝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形式,是由民間產生并發展起來的古代白話小說。話本最早出現于唐代,是“說話”和變文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宋代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壯大,各種民間伎藝在城鎮中興盛起來。話本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發展和繁榮的。“說話”伎藝主要包括四科:小說、講史、說經、合生。小說話本多取材于現實生活,講史話本主要取材于歷史,說經話本專講宗教故事,合生話本大約是由兩人演出,有時伴以歌舞。其中,小說話本的思想和藝術成就最高,它形式短小精悍,內容新鮮活潑,主要描寫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現存的宋元小說話本約四十篇,包括《京本通俗小說》的全部,《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大部分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小部分篇目。這些話本大多不易區分具體時代,習慣上混稱為“宋元話本”。
宋元小說話本的內容比較豐富,其中愛情、公案兩類篇目最多,成就也最高。代表作《碾玉觀音》、《快嘴李翠蓮記》、《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表現城市下層婦女反抗封建勢力、封建禮教的斗爭,通過婦女在愛情婚姻方面不幸和痛苦,暴露了封建壓迫者的罪惡,也塑造了一些性格堅強、勇于反抗的婦女形象。代表作《錯斬崔寧》、《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等是以復雜離奇的訟獄事件為題材的公案小說,直接反映了尖銳的社會矛盾,抨擊了貪贓枉法的各級官僚,贊揚了不畏強暴、敢于伸張正義的英雄人物。《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全相平話五種》等講史話本,雖成就不高,但對后來章回體長篇小說的產生有很大影響。說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敘事粗略,但對了解明代吳承恩《西游記》的成書過程具有文獻資料價值。
話本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小說話本中。這些作品以起伏迭宕、扣人心弦的情節取勝,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下層市民的生動形象,充分運用民間口語,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小說話本已初具明清白話小說藝術表現的民族風格,并為明清白話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話劇運動與創作
下一篇:說岳全傳